báiguī

白圭


拼音bái guī
注音ㄅㄞˊ ㄍㄨㄟ

白圭

词语解释

白圭[ bái guī ]

⒈  亦作“白珪”。古代白玉制的礼器。比喻清白之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珪”。

⒉  古代白玉制的礼器。

《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緇。”

⒊  比喻清白之身。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会亲》:“随时送女还家去,使白圭不玷瑕疵。”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国语辞典

白圭[ bái guī ]

⒈  白色的玉石。也作「白圭」。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⒉  人名。名丹,字圭。战国魏文侯时人,生卒年不详。善于修筑堤防,兴修水利,主张减轻田税,尝为魏惠王所用。

分字解释


※ "白圭"的意思解释、白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又说“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

2、“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

3、巴渝文化专家李永明介绍,按照司马迁的眼光,值得载诸史笔、名传千古的杰出企业家,不过寥寥七人: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巴寡妇清。

4、玷伤 玷辱 微玷 泯玷 玷污 玷缺 瑕玷 操履无玷 贻玷阀阅 白圭无玷 白圭之玷、玷秽、贻玷、微玷、玷阙、玷名、无玷、瑕玷、疵玷、毁玷、玷染、玷邮、玷漏、倾玷、玷翳、诬玷、玷渎、玷尘、玷缺、公玷、辱玷、玷伤、玷累、玷瑕、玷汙、玷冒、玷污、泯玷、玷捶、玷辱、圭玷、玷辱门庭

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6、他的行为也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7、林先生文革期间曾经被上峰点名为庾信小赋作注,后有晚辈小子苛论此为白圭之玷,梁效解散后林先生再也没有和政治沾过边,晚年几乎成为一代大隐。

8、孤云漠漠叹苍狗,众口嚣嚣复白圭

9、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做生意,善于“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10、这种行为对于他只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11、他的这点错误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12、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13、他们是得道高士,而一旦走入红尘,却难免白圭之玷。

14、战国时洛阳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15、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白圭

16、世界上最初实施兵法经营的是中国的白圭,而最早具体推行兵法经营的国家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