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

通德


拼音tōng dé
注音ㄊㄨㄥ ㄉㄜˊ

通德

词语解释

通德[ tōng dé ]

⒈  共同遵循的道德。

引证解释

⒈  共同遵循的道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隋书·高熲苏威传论》:“然志尚清俭,体非弘旷,好同恶异,有乖直道,不存易简,未为通德。”

分字解释


※ "通德"的意思解释、通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牌楼上分别写有“通德履信”和“四海一家”。

2、南至碓臼石二十里,通德胜、贤庄、灰岭三口。

3、根据史料记载,刚开始有人告诉朱元璋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朱元璋信以为真,即“命筑万岁山,有司修砌路,太祖躬临拜祭”。

4、通德绍渊源敦兄事而得师资义关春秋光赤汉,淮扬敢保障固南天以恹北地誓收幽蓟饮黄龙。

5、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徵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

6、悉尼唐人街德信街南端牌楼外侧“通德履信”。

7、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8、伏羲台是伏羲氏的生息之地,他曾于此继天立极,通德类情,开天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