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ào tián
注音ㄇ一ㄠˋ ㄊ一ㄢˊ
繁体廟田
⒈ 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⒈ 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1、遍布乡村的私塾,基本都是“非营利”性质,办学经费以“族田”、“庙田”收入以及“大户人家”的慈善捐赠为支撑。
2、为做好文庙的祭祀活动,历代政权均采用“庙户”制度,规定庙户耕种文庙的庙田作为养身地,不纳租税不负徭役。
3、在赵荣位、赵昇位、余正龙的引进之下,遂将庙田28亩、使用器具等卖给华阳县法王庵性明和徒海观、海慈,“共计金额183000文。
4、“当时寺院占地546亩,僧众1250余人,庙田20余顷,管辖周围数十里内50余座小庙。
5、20年代是华严寺鼎盛时期,共有殿宇、僧寮、客房130余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整个寺院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当时之寺僧达80余人,庙田有2000多亩。
6、据《孙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此地有一寺院白确寺,寺内老和尚横行乡里,激起民愤,群起驱赶恶僧,火焚庙宇,周边大片庙田荒芜。
7、寺庙重修,余下的钱购置了三百多亩庙田,住持感念范仲淹恩德,便在寺庙旁建了一处范仲淹读书堂。
8、另外,过去社火演出的经费多来源于“庙田”上的收入,也算是专项资金,基本上有固定的经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