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shǐ

出使


拼音chū shǐ
注音ㄔㄨ ㄕˇ
词性动词


出使

词语解释

出使[ chū shǐ ]

⒈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serve as an envoy abroad; b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引证解释

⒈  派遣使臣。

汉 班固 《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復出使,事同前世。”
宋 王安石 《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贼果侵寻不制,朝廷出使,发兵击之,数年然后定。”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出使,十一也。”

⒉  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太后擅行不顾, 穰侯 出使不报, 华阳、涇阳 等击断无讳, 高陵 进退不请。”
《新唐书·颜真卿传》:“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出使天下,事无细大得失,皆俾访察,还以闻。”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 道:‘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萧育 是辅弼大臣太傅 萧望之 之子,多次出使 匈奴,累建功勋。”

⒊  王宫的女官名。

《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至 庄宗 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容、昭仪、昭嫒、出使、御正……其餘名号,不可胜纪。”

国语辞典

出使[ chū shǐ ]

⒈  出任驻外使节。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⒉  派遣使臣。

汉·班固〈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事同前世。」

英语to go abroad as ambassador, to b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法语aller à l'étranger comme ambassadeur, être envoyé en mission diplomatique

分字解释


※ "出使"的意思解释、出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晏子事三君,二桃杀三仕,出使不辱使命,为政如此之久,孔丘有如此智慧否?

2、元军第一次东征日本失利之后,来年,忽必烈仍然派遣使臣出使日本,对日本进行威胁。

3、早在汉代,有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慷慨;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所俘,被迫娶妻生子,但他却始终不忘祖国,最终离开妻儿回到汉朝。

4、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

5、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了装饰出使人耳目一新的教室而手忙脚乱。

6、杨灿虽是布衣,却是蜀国之民,殿下虽然尊贵,却是大雍之臣,今日灿奉国主之命前来出使,焉能下拜。

7、癸巳,命翰林院侍读许景澄充出使俄德和奥大臣,道员李经方充出使日本大臣。

8、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了其出使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9、当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遭奸臣谗言构陷,被匈奴大单于关入地穴之中,一个月仍安然无事。

10、为了这次出使,宋朝特地在明州建造两艘大船,一艘名为凌虚致远安济,另一艘名为灵飞顺。

11、请宋大王等众头领不必客气,武某受朝廷派遣,出使贵山寨,受莫大礼遇,武某深感不安。

12、为保证出使诏谕海外诸国海船的供应,明成祖即位初期,就命各大造船厂建造大批海船。

13、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约翰逊

14、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15、此次出使访问,其实并没有什么重大议题,只是依照两国约为兄弟之邦后的外交惯例,前去祝贺辽国天祚皇帝的生日而已。

16、帕里斯出使斯巴达时看到海伦后便一见钟情。

17、这样,宦官可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以及刺探臣民隐情,大权在握,为后来的专权提供了条件。

18、斐洛还以这种“散居观”为基础进行了实践活动。这就是斐洛领导犹太使团出使罗马。

19、为排除必要,他们建议病人应该通过客观的标准被描述,并且在一个表格内明确列出使读者显而易见。

20、三国时期孙权派遣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 ,是为了加强同南海诸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