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shǐ

出使


拼音chū shǐ
注音ㄔㄨ ㄕˇ
词性动词


出使

词语解释

出使[ chū shǐ ]

⒈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serve as an envoy abroad; b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引证解释

⒈  派遣使臣。

汉 班固 《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復出使,事同前世。”
宋 王安石 《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贼果侵寻不制,朝廷出使,发兵击之,数年然后定。”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出使,十一也。”

⒉  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太后擅行不顾, 穰侯 出使不报, 华阳、涇阳 等击断无讳, 高陵 进退不请。”
《新唐书·颜真卿传》:“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出使天下,事无细大得失,皆俾访察,还以闻。”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 道:‘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萧育 是辅弼大臣太傅 萧望之 之子,多次出使 匈奴,累建功勋。”

⒊  王宫的女官名。

《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至 庄宗 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容、昭仪、昭嫒、出使、御正……其餘名号,不可胜纪。”

国语辞典

出使[ chū shǐ ]

⒈  出任驻外使节。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⒉  派遣使臣。

汉·班固〈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事同前世。」

英语to go abroad as ambassador, to b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法语aller à l'étranger comme ambassadeur, être envoyé en mission diplomatique

分字解释


※ "出使"的意思解释、出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文天祥这一次出使,一反以前南宋使节的奴颜脾膝,苟且偷生的态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表现了宁死不屈的高尚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流芳千古的民族正气之歌。

2、壮年鳏夫威廉·汉密尔顿爵士作为英国大使,出使那不勒斯王国。

3、裘曰修频频出使江南、河南、直隶各省查勘水利,秉承皇上旨意,尽力勘察经画,凡源委脉络,沮洳僻隐,无不亲身经历调查,皆取得了显著成效。

4、为排除必要,他们建议病人应该通过客观的标准被描述,并且在一个表格内明确列出使读者显而易见。

5、上星期阿尔及利亚派出代表团出使班加西。

6、晋国的下军佐臼季出使,经过冀邑时,看到一位叫冀缺的人在田间耕耨,妻子正给他送食,荒郊野田之中,两人相待如宾。

7、他出使途经徐国(在现在安徽泗县北),徐国国君很喜欢他佩带的宝剑,但却不好意思开口。

8、他出使英国成为亘古以来中外关系之大转变,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一个新起点。

9、他最近一项职务是担任联合国出使东帝汶的特使.

10、一次,汉朝派遣使者出使滇国(今云南)和夜郎国(今贵州)。

11、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

12、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了其出使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13、但,阚泽作为密使出使蜀汉营地的消息不胫而走,便是霎时间掀起了轩然大波,群臣各持己见,争相求见,搅得他无法安宁。

14、小村的大礼服就像男孩的尺码,据说在小村出使清朝的时候,曾被别国的外交官称为“老鼠公使”。

15、这位曾出使金国吊祭微宗的名宦兼名儒,屈居祠宦之后,曾在武夷山一带吟哦著文,为武夷山理学名山增添了潇洒的一笔。

16、1900年,法国梵学名宿烈维首度在《亚洲学报》发表了王玄策出使印度的论文。

17、大蒜古称胡蒜,原为野生植物,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首先栽培,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蒜带回中国。

18、出使东吴是有的,但舌战群儒是没有的,其他赤壁之战的事比如借东风,草船借箭都是没有的。

19、晏子事三君,二桃杀三仕,出使不辱使命,为政如此之久,孔丘有如此智慧否?

20、三国时期孙权派遣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 ,是为了加强同南海诸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