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序

词语解释
庠序[ xiáng xù ]
⒈ 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例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英country schod;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亦泛称学校。
引《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
《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旧唐书·儒学传上·萧德言》:“自 隋 氏版荡,庠序无闻。”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⒉ 安详肃穆。庠,通“详”。安详。
引《后汉书·左雄传》:“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战主国》:“僧徒肃穆,众仪庠序。”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纤手举而淡泞风光,玉步移而威仪庠序。”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容体》:“庠序,举动安详肃穆的意思。”
国语辞典
庠序[ xiáng xù ]
⒈ 庠与序,皆为古时学校的名称。
引《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文选·班固·东都赋》:「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分字解释
※ "庠序"的意思解释、庠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庠序养贤,开辟鸿蒙。
2、庠序青灯三十载,万千鳞鲤跃龙门。
3、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清河人李辽上表请敕兗州修孔子庙,给户洒扫,仍立庠序,收教学者,曰:“事有如赊而实急者,此之谓也!”。
6、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7、古代中国,庠序校塾不忘武事,有壶勺之仪、有射御之教,古希腊罗马学塾中均设有练身院,孔孟二子及柏拉图均以体格健壮著称。
8、陛下经略粗建,意存民食,入年则农功兴,农功兴则田里辟,入秋治庠序,入冬集远生,二涂并行,事不相害。
9、庠序设而五教明,则德化洽通,彝伦攸叙,有耻且格也。
10、湖南省近岁以来,人材蔚起,……庠序之中,经明行修、践履克敦者,谅更不乏其人。
11、建元肇运,戎警未夷,天子少为诸生,端拱以思儒业,载戢干戈,遽诏庠序。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16、还要“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
17、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
1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与道路矣。
19、“湖南省近岁以来,人材蔚起,……庠序之中,经明行修、践履克敦者,谅更不乏其人。
20、学校庠序之制善,而后智仁勇之民兴。
相关词语
- hóng xiáng鸿庠
- xiáng hóng庠黉
- zài xiáng在庠
- xià xiáng下庠
- xiáng shú庠塾
- rú xiáng儒庠
- rù xiáng入庠
- xiáng xù庠序
- zhōu xiáng周庠
- xiáng jūn庠均
- xiáng lǎo庠老
- guó xiáng国庠
- lǐ xiáng礼庠
- yì xiáng邑庠
- yóu xiáng游庠
- xiáng shēng庠生
- shàng xiáng上庠
- xiáng xiào庠校
- shè xiáng设庠
- wén xiáng文庠
- lián xù连序
- jiāo xù胶序
- xù yán序言
- bìng xù并序
- jì xù记序
- guān xù官序
- gōng xù工序
- zhān xù鳣序
- yòu xù右序
- dàn xù诞序
- chén xù陈序
- jiē xù阶序
- jiǎng xù讲序
- jī xù积序
- jié xù节序
- chàng xù倡序
- chǐ xù齿序
- mài xù麦序
- guì xù桂序
- qì xù气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