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gāo

名高


拼音míng gāo
注音ㄇ一ㄥˊ ㄍㄠ

名高

词语解释

名高[ míng gāo ]

⒈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着。

引证解释

⒈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

《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分字解释


※ "名高"的意思解释、名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中国印度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唐玄奘大师奉使西天取经,是为沟通两国文化之壮举,名高天下,功在千秋。

2、清代官员顾嘉蘅还曾为此写下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3、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土;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4、“聂将军名高天下闻,虬髯虎眉面色赭,河朔将帅无人不爱君。

5、所以对南京的“几都”之争,我的看法是,“名高天下,何必争六朝十二朝”!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崔武。

6、顾知府既不便得罪襄阳,又不愿触怒南阳,情急之下,满头大汗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置于武侯祠。

7、虽唐命方永,亦由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及光弼等畏偪不终,而子仪完名高节,烂然独著,福禄永终,虽齐桓、晋文比之为褊。

8、所以对南京的“几都”之争,我的看法是,“名高天下,何必争六朝十二朝”!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崔武【造句 网】。

9、“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10、然而从日记中却发现,钱大钧常是为人做嫁衣,一方面也是名高忌起而遭诬陷,日后虽是清者自清,但两人的关系已丕变。

11、据悉,该系列剧由北京名高天下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将于2014年陆续拍摄及播出。

12、名高天下何须辨菏泽洛阳中原经济区同日盛开并蒂牡丹。

13、纵有学优入室,勤逾刺股,名高海内,擢第甲科,若命偶时来,未有望于青紫,或数将运舛,必委弃于草泽。

14、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分襄阳南阳。

15、名高折人寿,思苦减天年。

16、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他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17、自古至今,便有好心之人、和事之佬,拿着顾嘉衡的古联,劝说“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云云,无非是说一团和气吧不要争了。

18、身为曾孤身斩杀九名高督的勇士,以骁悍果敢,剑法凌厉著称的一等近卫。

19、清代南阳知府、湖北人顾嘉蘅当年为调停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写下了“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20、他刚办了一个小厂,称他为企业家,未免名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