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路不拾遗路不拾遗的意思
shí

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

词语解释

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

⒈  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拾去据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路不拾遗,国无狱讼。——汉·贾谊《先醒》

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

引证解释

⒈  谓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汉 贾谊 《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 川 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亦作“路无拾遗”。 《孔子家语·相鲁》:“长幼异食,彊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

国语辞典

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

⒈  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也作「道不拾遗」、「路无拾遗」。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

分字解释


※ "路不拾遗"的意思解释、路不拾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路不拾遗,固为人们所倡导,但如此似乎脱离了现实。

2、路不拾遗、非你莫属;盖不杀生、菩萨心肠;为朋友两肋插刀、你不是病猫——乃赫赫有名的大善人。今偶遇缺衣少食、少恩薄衣者——吾也,该施舍的就别吝惜了吧:125要爱我。

3、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4、百姓都淳朴而友善,草满囹圄;甚至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5、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妖魔鬼怪驱于山林,携天威皇恩以镇百魔,浩荡万邪,凛冽诸妖,魑魅魍魉皆服于帝座之下!

6、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很好,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

7、是,孝武帝在位,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心向善,路不拾遗,在遭遇外族侵略之时,同仇敌忾,将士用命,保我汉家天下安如磐石。

8、良乡县经过数年的治理,已经民心安定,几近路不拾遗

9、在和平年代,假如所有公民都能守住常德,诚信自律友善不偷不抢不贪,真正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心情舒畅,家家安居乐业,试问,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吗?

10、花开朵朵倍芬芳,河水清澈鱼儿翔。蓝天白云空气鲜,绿水青山人悠闲。路不拾遗不闭户,人人亲近圣贤书。父慈子孝天伦乐,助人为乐义为先。世界*权日,关爱自己,关爱他人,让世界温。

11、路不拾遗,非你莫属;盖不杀生,菩萨心肠;为朋友两肋插刀,你不是病猫――乃赫赫有名的大善人。今偶遇 缺衣少食 ,少恩薄衣者――吾也,该施舍的就别吝惜了吧:要爱我。

12、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13、我告诉你!我是一名光荣的翼族小伙,路不拾遗,见义勇为。

14、爹爹常说,华下天府是文化礼义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仁义和爱。

15、进了终南山地界,凌牧云顿时感觉到治安为之一靖,虽然谈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作奸犯科之事也基本见不着了。

16、做人就要路不拾遗、不昧拾金、穷不失义。

17、小村之中都住的是同性的人,大家多少都沾亲带故的,彼此之间也算和睦,甚至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之景。

18、出生高贵的敖烈天生乐善好施,嫉恶如仇,而且颇有治国之才,北平在他的治下,人人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19、这个小镇的治安还算良好,居民虽然不能夜不闭户,最少大家路不拾遗

20、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