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n fèi
注音一ㄢ ㄈㄟˋ
繁体淹廢
⒈ 搁置;废止。
⒈ 搁置;废止。
引三国 吴 陆绩 《述玄》:“然玄道广远,淹废歷载,师读断絶,难可一备。”
《宋书·庾悦传》:“其州郡边 江,民户辽落,加以邮亭嶮阔,畏阻风波,转输往还,常有淹废。”
《新唐书·魏元忠传》:“自 苏定方 平 辽东,李勣 破 平壤,赏既不行,勋亦淹废。”
1、其州郡边江,民户辽落,加以邮亭嶮阔,畏阻风波,转输往还,常有淹废;又非所谓因其所利,以济其弊者也。
2、船只年深岁久,到清朝初期便淹废无存,行人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