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ū yè
注音ㄑ一ㄡ 一ㄝˋ
繁体楸葉
⒈ 楸树叶。唐宋习俗用以象征秋意。
⒈ 楸树叶。 唐 宋 习俗用以象征秋意。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秋》:“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楸》:“唐 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
1、桦叶、核桃楸叶、枫叶、黄栌等,圆形、椭圆形、五角形,形态各异;鲜红色、淡红色、黄色、粉色、褐色,色彩斑斓。
2、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
3、除“贴秋膘”外,我国民间立秋日还有食饺子、祭祀土地神、插戴楸叶等习俗。
4、桦叶、核桃楸叶、枫叶、黄栌等,圆形、椭圆形、五角形,鲜红色、淡红色、黄色、粉色,让你感受别样的红叶世界。
5、楸叶泡桐次之,毛泡桐生长较慢。
6、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7、宋代民间有戴楸叶民俗,人们在立秋当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以迎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