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guān

史观


拼音shǐ guān
注音ㄕˇ ㄍㄨㄢ

繁体史觀

史观

词语解释

史观[ shǐ guān ]

⒈  即史馆。

引证解释

⒈  即史馆。参见“史馆”。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
宋 曾巩 《贺蹇周辅授馆职》:“窃审奉被詔函,进登史观。”

分字解释


※ "史观"的意思解释、史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正是随着他的生产劳动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他的唯物史观也随之而确立和不断完善起来。

2、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

3、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并为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必然性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

4、知道黄仁宇“大历史观”的人,一定知道“历史之王”布罗代尔,以他为代表的年鉴学派在当今历史学界堪称一统江湖。

5、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政治体现为对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6、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

7、吉田松阴的皇国史观及对外政略,给明治政府领导人以深刻影响。

8、“卡夫丁峡谷”问题是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9、钱穆学术史观以其文化与历史融贯的视野涵容了系统的美学思想。

10、“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11、近些年来,俄罗斯文化史学者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文化史观

12、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而日本竟然好丑不分、善恶不分,为侵略者“申遗”,这是逆世界潮流而动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14、尤里·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和米哈伊尔·巴赫金文学史观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15、批判两个"凡是",既批判了个人崇拜,批判了个人唯心史观,也批判了教条主义。

16、全书以历史主义学派对以往历史抱以“同情的理解”的史观进行理论分析,注重历史情势,持论公允,见解深刻。

17、实践论是历史观的核心部分,比认识论更重要。

18、另一方面,恩格斯依据新的时代事实对唯物史观的相关结论做了辩证拓展。

19、这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观中,得到了更为突出的体现。

20、究其原因,有科学史观方面非理性的先天不足,也有科学素质欠缺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