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guān

史观


拼音shǐ guān
注音ㄕˇ ㄍㄨㄢ

繁体史觀

史观

词语解释

史观[ shǐ guān ]

⒈  即史馆。

引证解释

⒈  即史馆。参见“史馆”。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
宋 曾巩 《贺蹇周辅授馆职》:“窃审奉被詔函,进登史观。”

分字解释


※ "史观"的意思解释、史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利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之一,利益理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部分之一。

2、现在把这儿样著作里包含他那历史观的主要部分,节译于下,以供研究的资料。

3、当然,马克思是用唯物史观来统摄这些思想要素的,从而实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伟大变革。

4、这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观中,得到了更为突出的体现。

5、用唯物史观改造唯心史观,用无产阶级思想代替资产阶级思想,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文明先进的新中国。

6、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并为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必然性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

7、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

8、这是唯物史观深层次的、更为根本的观点。

9、马克思以市民社会入手来确立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

10、批判两个"凡是",既批判了个人崇拜,批判了个人唯心史观,也批判了教条主义。

11、全书以历史主义学派对以往历史抱以“同情的理解”的史观进行理论分析,注重历史情势,持论公允,见解深刻。

12、批判两个"凡是",既批判了个人崇拜,批判了个人唯心史观,也批判了教条主义。

1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14、类似这样解构英雄的事情也不断出现,随之,英雄史观被颠覆,信仰的大坝逐渐崩坍。

15、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坚持了经济的标准。

16、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17、马克思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而且将自己的经济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18、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都强调自已是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19、主要论述了中日两国“二战史观”分歧的存在给日本、中国以及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所带来的影响。

20、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