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


拼音lì tā
注音ㄌ一ˋ ㄊㄚ


利他

词语解释

利他[ lì tā ]

⒈  佛教语。谓施益于他人。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施益于他人。

唐 迦才 《净土论》卷中:“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国语辞典

利他[ lì tā ]

⒈  对他人有利。也作「利人」。

如:「他自私自利惯了,从不做利他之事。」

利己

英语to benefit others, altruism

德语uneigennützig (Adj)​

法语au profit des autres, altruisme

分字解释


※ "利他"的意思解释、利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道德是的进步在于,意识由利己转向利他

2、设计师被利他主义所驱动起的热望,忘我精神和对改良社会的义务并非普遍的动机。

3、最利他的行为,就是为他人牺牲自己,这也可以用毫无人情味的进化论来解释。

4、古代中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不但有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成就,而且坚守和平交往、厚往薄来、利他主义等“王道”理念。

5、从表面上来看,这些用途是个人的而不是社会的,是自我陶醉而不是利他主义。

6、爱国行为是自觉自愿的、具有利他性的、具体的社会行为。

7、与此同时,其他一些表面上看来的利他主义行为往往也仅仅是互惠。

8、大脑成像显示,利他主义会刺激我们的大脑中的奖励中心。

9、“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强调自利利他,于是佛法从山林进入现代社会,变得亲切而阔大。

10、如果产品满足了需求,那么它就不是利他的。

11、“利他主义很伟大,但我不是那么伟大的人”,卡诺说。

12、普绪客的故事表现了心理学家们所研究的众多现象:好奇心、嫉妒、爱、同情、利他思想和坚定不移。

13、理想的核心是利他,而利他须以他人的利己为条件,为着落——决不是把利益视为一种邪恶然后强加于人。光明不是黑暗,但光明以黑暗为前提,理想者以自己并不一定赞同的众多异类作为永远忠诚奉献的对象。

14、一个明显的利他性行为表面看去似乎(不管可能性何其小)使利他主义者有较大的可能死亡,而受益者有较大的可能生存下来。更仔细地观察一下,我们常常会发现明显的利他性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理查德·道金斯

15、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常常用兴奋剂(利他林)来治疗,同时伴以行为疗法。

16、利他不是理性生物生存竞争的手段而是人类独特的责任主体性确立的前提。

17、所以同一性可以促发利他行为。

18、他说:“并非所有的利他行为都来自有宗教信仰的人;毫无疑问太多无神论者同样是利他主义者。”。

19、这种观念的依据在于人的利他赋性。

20、利他主义是公司菜园的另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