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yīng

晏婴


拼音yàn yīng
注音一ㄢˋ 一ㄥ

繁体晏嬰

晏婴

词语解释

晏婴[ yàn yīng ]

⒈  (?-前500)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为卿。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国语辞典

晏婴[ yàn yīng ]

⒈  人名。(?~西元前 500)​字仲,春秋齐人。历事灵公、庄公,相齐景公。尚俭力行,为当时名臣。谥平,史称为「晏平仲」,后人尊称为「晏子」。

分字解释


※ "晏婴"的意思解释、晏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春秋时齐国名相晏婴,其睿智善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其“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的廉政行为,亦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2、可是,这个晏婴却太不懂“人情世故”了,他竟然将家中的仅有的残肴剩饭和那位使者“分而食之”,由于食物太少,主客都没有吃饱。

3、于是晏婴不费吹灰之力就铲除了齐国的三个隐患。

4、司马迁写管仲,是以鲍叔让贤和管仲为政为主要内容,突出的是管仲之才,而写晏婴是以其赎贤、荐贤和“节俭力行”为主,突出的是晏婴之品。

5、齐国不战而胜,免遭侵伐,晏婴等得到了孔子的赞扬。

6、晏桓子卒,晏婴麤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

7、所以当景公计划除掉他们以绝后患的时候,齐相晏婴提出了“二桃杀三士”的建议。

8、“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9、既登三事,望获毗辅之助,如何奄忽,天命不永!曾参临没,易箦以礼;晏婴尚俭,遣车降制。

10、所以当景公计划除掉他们、以绝后患的时候,齐相晏婴提出了“二桃杀三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