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ěn měi pàn duàn
注音ㄕㄣˇ ㄇㄟˇ ㄆㄢˋ ㄉㄨㄢˋ
⒈ 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鉴别与评价。它以对象的审美特性为客观基础,以人对事物美的直接感知为出发点,是一种融和着情感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主观判断。
1、少数作品的审美判断的矛盾、方言土语的审美缺失及散文化倾向,也是其不足。
2、鲍姆加登提出了美学是“感性学”的学科,但真正赋予其学科品格的应是在康德的“审美判断力”这里。
3、他们在中国招生前,充分调查了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判断,如“美国国家大学”、“美国世纪大学”等,往往让不熟行的人认为是一流大学。
4、“趣味”作为朱光潜文学批评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其含义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以“欣赏、鉴别、敏感”为主要内容的审美判断能力。
5、因而从笔法这一角度对绘画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具有在创作与鉴赏的审美判断中的现实意义。
6、“夫学诗者,以识为主”是严羽对于诗人审美判断能力的独特要求。
7、审美批评是一种总和判断,超越了单纯的道德判断和认识判断、形式判断。
8、张庚虽然对周贻白的戏曲美学思想有很高的评价,但他对中国戏曲艺术审美特征所作出的判断却并没有将周贻白“空场子”的思想加以充分的吸纳和深入的阐述。
9、“审美无利害”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将其作为“质”的契机来规定美的。
10、这样一来,他也只好通过审美判断来沟通“两界”以达到“物自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