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lián

孝廉


拼音xiào lián
注音ㄒ一ㄠˋ ㄌ一ㄢˊ

孝廉

词语解释

孝廉[ xiào lián ]

⒈  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举孝廉不行。——《后汉书·张衡传》

two subjects to select offcials in Han Dynasty;

引证解释

⒈  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於 汉 代,在 东汉 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汉书·武帝纪》:“元光 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 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於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旧唐书·杨绾传》:“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閭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於州。”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俾乡人举其孝廉。孝者,当兵火扰攘之际,供母养无缺;廉者,虽在穷约,人或賙之,有所不受。”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 汉 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时。他不以科目取士,惟凭州郡选举。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但是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
清 戴名世 《刘光禄墨卷序》:“以孝廉举者,既举而不可不孝不廉也。”

⒉  明 清 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次年乡试,便高中了孝廉;转年会试又联捷了进士,歷升了内阁学士。”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沿海的房舱本来甚少,都被那位 何孝廉 定去了。”
张友鹤 校注:“﹝孝廉﹞举人的别称。”

国语辞典

孝廉[ xiào lián ]

⒈  称科举时代的举人。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后亦举孝廉,不仕而终。」

⒉  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由各郡推举的人才。

《汉书·卷六·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文选·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英语xiaolian, two examination subjects in Han, later a single subject in Ming and Qing, successful second deGREe candidate

法语Xiaolian

分字解释


※ "孝廉"的意思解释、孝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郡国举孝廉,大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2、清朝学者钱泳在其著作《履园丛话》里嘲笑一位孝廉,说他作诗好用僻典,因为其“尤通释氏之书,故所作甚多”,虽然多,却“无一篇晓畅者”。

3、如此惊才风逸的人物若不能举得孝廉,只怕以后成?都会被世人戳着脊梁骨骂。

4、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5、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不可避免的,到了后来,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7、汉代,地方官员对自己举荐的孝廉都有生杀大权,我此次惹恼了刘虞,如果这个忠厚长者发火,把我扣在城中,那我不是瓮中之鳖了么。

8、今摄事统众,宜在孝廉,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孝廉除害,惟执事图之。

9、下邳人陈登,表字元龙,夙具大志,弱冠后得举孝廉,除授东阳长,养老恤孤,视民如伤,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劝民耕桑,广兴地利,至是亦随竺迎备。

10、那孝廉虽然穷困潦倒,却也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我们俩一见如故,便撮土焚香,结为刎颈之交!

11、后得名师韩文楼、王历山、雷朋三诸孝廉自迪,致能融汇经史,贯通百家,诗词古文,下笔成章,深受名人称赞。

12、昔颜渊闻一知十,孝廉能闻一知几呢?

13、雷朋三诸孝廉自迪,致能融汇经史,贯通百家,诗词古文,下笔成章,深受名人称赞。

14、特科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按照四科标准分类,科目有孝廉、至孝、明法;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

15、同时,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解释:今举孝廉在元光年十一月,对策在下五月,则不得云自仲舒发之,盖《武纪》误也。

16、雄尝因州郡荐举,类多失实,特奏请察举孝廉,必年满四十,诸生试家法,即一家之学。

17、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

18、钟繇不负厚望,刻苦用功,长大后被颍川太守阴修举荐为孝廉,做了尚书郎,在宫中任过廷尉及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的侍从官。

19、汉代,地方官员对自己举荐的孝廉都有生杀大权,我此次惹恼了刘虞,如果这个忠厚长者发火,把我扣在城中,那我不是 瓮中之鳖 了么。

20、其次,请看《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