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束发


拼音shù fà
注音ㄕㄨˋ ㄈㄚˋ

繁体束髮

束发

词语解释

束发[ shù fà ]

⒈  系结头发。

tie up hair;

⒉  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teens;

引证解释

⒈  束扎发髻。

《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緇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髮。”
孔颖达 疏:“锦束髮者,以锦为緫而束髮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 鲁 秋胡子 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 陈,五年乃归……妇曰:‘子束髮辞亲,往仕五年乃还。’”

⒉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髮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唐 鲍溶 《苦哉远行人》诗:“去时始束髮,今来髮已霜。”
宋 陆游 《上执政书》:“某小人,生无他长,不幸束髮有文字之愚,自上世遗文, 先秦 古书,昼读夜思,以求圣贤致意处。”
清 钱谦益 《南京通政司通政使林学曾授正议大夫继妻吴氏仍前封制》:“人臣束髮励行,老而弥固,则必有贤明之助焉。”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我生始束髮,便思万里行。”

⒊  指用以束发的头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龙窝君 嘉其惠悟,赐五文袴褶,鱼鬚金束髮,上嵌夜光珠。”

国语辞典

束发[ shù fǎ ]

⒈  将头发束起来。

⒉  成童的年龄。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儿生亹亹,束发修学,偕列名臣,从政辅治。」

⒊  绑头发的饰品。

《聊斋志异·卷一一·晚霞》:「鱼须金束发,上嵌夜光珠。」

英语to bind one's hair, headband

法语serre-tête, attacher ses cheveux

分字解释


※ "束发"的意思解释、束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束发后的发带两端带头飘洒于头顶的前侧,带头有的呈扇面形,有的呈折波形春卷形双歧形等,有的翻卷,有的飘动,生动形象,千姿百态。

2、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3、姬君煌瞧见,那是一道神光冲破弥蒙虚空,接着凭空出现在天穹间,定眼凝神望去,竟是一位不怒自威,神目璀璨,头戴束发金冠,身披着紫色流云蟒袍的中年男人。

4、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穿黄锦锁子连环甲,系珍珠玲珑宝石玉带,披西川红锦百花战袍,手持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来到阵前。

5、只见为首之人束发金冠,金抹额,双摇两根雉尾,大红袍,金锁甲,银合马,画杆戟,面如满月,脣若涂硃,正是苏护之子苏全忠。

6、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海宴

7、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8、一阵晨风吹来,红叶的马尾束发有些蓬散。

9、只见黄巢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身披一件剪裁的十分得体的石青质地纳纱金龙褂米色葛纱袍,腰间束着用和田白玉做成的玉带,晶莹剔透,名贵非常。

10、横纹肌看起来象是由一束发状腺组成的,每条肌纤维均有横纹。

11、但是它不过是我的真正形式你的真正束发的方式。

12、专业建议:为了头发看上去更加光润,可以把辫子绕着束发圈缠起来。

13、隔月,却只捡拾到,你那根束发的青带。

14、赵文身穿淡蓝长袍,束发盘髻两鬓落腮,眉目清秀温文尔雅;赵武身着墨紫长袍,散发披肩垂遮双眸,脸庞稚嫩笑容可掬。

15、秀发从发芯变得柔顺、强韧,束发后松开也不易留痕迹。

16、那人回首,露出一张年青的脸庞,青帕束发,日角偃月,剑眉虎目,傲视群伦,并不起身见礼,继续挥扇催烟。

17、易森儒赶忙行礼,抬头看时,只见老者头戴束发羽冠,鹤发仙颜、身着玄武幻袍,手拿玉柄拂尘,他双手拈须正一脸微笑慈祥的看着进来的众人。

18、现在我要把所有头发集中到一边,把这边编成一个普通的三束发辫。

19、你甚至可以做一个鱼尾发辫,但如果你时间紧迫,一个普通的三束发辫就够了。

20、无论年近花甲还是青如束发,每个人都会有一颗好奇心和对生命游戏无穷无尽的天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