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炎帝


拼音yán dì
注音一ㄢˊ ㄉ一ˋ
词性名词

炎帝

词语解释

炎帝[ yán dì ]

⒈  一说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东),后到达中原地区。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大战。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制作耒耜,最早发明农业。并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Yan emperor;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上古 姜 姓部族首领。相传 少典 娶于 有蟜氏 而生。原居 姜水 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 炎帝 即 神农氏。

《孔子家语·辩物》:“昔 黄帝 以云纪官…… 炎帝 以火, 共工 以水, 太昊 以龙,其义一也。”
《史记·五帝本纪》:“炎帝 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 轩辕。”
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 姓也……以火德王,故号 炎帝。”
唐 韩愈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 家旧种 明光殿,炎帝 还书《本草经》。”

⒉  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 炎帝,其神 祝融。”
按,仲夏、季夏之月同。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 炎帝 乘离执衡司夏。”
唐 韩愈 《苦寒》诗:“羲和 送日出,恇怯频窥覘, 炎帝 持 祝融,呵嘘不相炎。”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炎帝 骑龙来絳闕,紫凤三千乘輦。”

国语辞典

炎帝[ yán dì ]

⒈  帝号。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时诸侯皆已顺从,独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诸侯,不服王化。」

英语Flame Emperors (c. 2000 BC)​, legendary dynasty descended from Shennong 神農|神农[Shen2 nong2] Farmer God

法语Yandi

分字解释


※ "炎帝"的意思解释、炎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赫廉找来兽骨,仿照性教诲视频文件人的手指头,做了把五指梳,献给炎帝.

2、中国古代神话中炎帝神农的属臣和神.

3、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4、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

5、据说炎帝神农发现茶叶可以用来解毒。

6、而轩辕黄帝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忍黎民百姓再受战乱之苦,遂反复向炎帝申明大义,畅谈心扉,终于说服炎帝罢战息兵,在西泰山结成联盟。

7、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8、过去讲炎黄关系时,不少学者,引用以上的材料时常常斩头去尾,将炎帝与神农两词拼凑一起,没有仔细考察这个炎帝的真伪。

9、《本草大纲》,《伤寒病杂论》,《神农异草录》,《炎帝内经》,《万金方》,《针灸大集》,《临症要例》……好多医书,倒都是些传世名著啊……

10、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

11、炎帝广场是株洲标志性建筑, 植物景观有待改进。

12、举行盛大的开午门仪式。随后,郑立中一行虔诚地拜谒炎帝陵陵墓等景点。他希望更多的海峡两岸同胞都来炎帝陵祭拜,同时希望炎帝陵景区建设得越来越好。

13、该石像位于海拔113米高的九列山第七列上,与炎帝神农大殿遥遥相望。

14、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

15、轩辕炎帝神农先三皇,尧舜禹后三皇在上不肖子孙刘紫萍对你们发誓:无论是慈悲的佛.

16、所幸炎帝与皇帝齐心同力方才将蚩尤斩杀,尸骨分为九块,方能镇住其邪灵,教化蚩尤族人华夏信仰,方有这炎黄子孙后世。

17、烈山不愧为炎帝故里,这儿冈峦起伏,林茂草丰。

18、炎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19、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20、大地湾遗址对探索伏羲、炎帝、黄帝之间的历史联系有着重要参考、印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