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n chén mù
注音一ㄣ ㄔㄣˊ ㄇㄨˋ
繁体陰沉木
⒈ 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的树木。
⒈ 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的树木。
引清 袁枚 《新齐谐·盘古以前天》:“相传阴沉木为开闢以前之树,沉沙浪中……其色深緑,纹如织锦,置一片於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沉木》:“阴沉木, 湖广 施南府 属山中土产。此物悉掘地得之,名阴沉木,质香而轻。体柔腻,以指甲掐之,即有掐文,少顷復合,如奇楠。”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我说过这样的话,例如把黑檀或阴沉木(类似 日本 的埋木, 仙台 有)做成棺材,陈列在 上海 大马路 的玻璃橱窗里,用蜡擦得发亮,造得十分美观,我经过那里一看,对那种巧妙的做法颇感惊奇,就想钻进去了。”
⒈ 木材经地层变化而久埋土中,质理坚密。制器作棺,颇为人所珍重。产于云南。
1、时值深秋,本该万木枯萎,凋敞近荒,然而这片树林极其繁茂,枝叶扶疏,遮空蔽日,促使灰暗暮色更加阴沉。
2、偶尔潜入水下,就会隐隐约约看到阴沉木,伸手进入阴沉木的孔洞中,有时还能捉到“角角鱼”。
3、另外,其收藏的阴沉木木雕,亿年原始生物化石及清末神翕和太师椅亦有特色。
4、几位元帅好奇心胜,七言八语:“郎元帅,既然‘阴沉木’这么尊贵,你能不能把它搬来.
5、乌木,俗称“阴沉木”。
6、水里有干净的沙石、有富有造型感的阴沉木和树桩,绿色的水生植物姿态妖娆地在水里摆动,小鱼自由地在其中穿梭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