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达

词语解释
特达[ tè dá ]
⒈ 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后亦谓自达、自荐。
⒉ 特出,突出。
⒊ 至为明达;极其通达。
⒋ 特殊知遇。
⒌ 腾达,显达。
引证解释
⒈ 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后亦谓自达、自荐。
引《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孔颖达 疏:“聘享之礼,有圭、璋、璧、琮。璧、琮则有束帛加之乃得达;圭、璋则不用束帛,故云特达。”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
吕向 注:“特,独也。”
晋 郭璞 《游仙》诗:“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唐 丘光庭 《兼明书》卷四:“珪璋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
⒉ 特出,突出。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英才特达承天睠,公卿谁不相钦羡。”
《旧唐书·李德裕传》:“德裕 以器业自负,特达不羣。”
⒊ 至为明达;极其通达。
引《晋书·江统传》:“殿下天授逸才,聪鉴特达。”
唐 白居易 《论考试进士事宜状》:“儻陛下垂仁察之心,降特达之命,明示瑕病,以表无私。”
宋 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明智特达,洞照情伪。”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三百年中,虽有一二聪明特达之人,要皆为吾教化所陶熔。”
⒋ 特殊知遇。
引唐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诗:“特达恩难报,升沉路易分。”
宋 罗烨 《酬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昨日荷特达,使妾罚不及身,君之惠也。”
《东周列国志》第六六回:“臣受主公特达之知,无以为报。”
清 唐孙华 《蒙恩召乾清宫西暖阁》诗:“狗监无媒逢特达, 兔园 有册笑空虚。”
⒌ 腾达,显达。
引《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家寒窘迫,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
国语辞典
特达[ tè dá ]
⒈ 特出于众。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⒉ 特为通告转达。
分字解释
※ "特达"的意思解释、特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
2、智仁乐雅山水同深玉堂风静帘卷珊瑚圭璋特达鸾骛呈祥。
3、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
4、“这些微细颗粒物是影响可见度,让天空看起来雾茫茫的原因,”康奈尔空气质量专家威斯·特达说,“它也是最直接影响健康的因素。”
相关词语
- tè yì特意
- sēn tè森特
- bái tè白特
- tè shū特殊
- tè cháng特长
- tè shǒu特首
- qí tè奇特
- tè yì特异
- chāo tè超特
- tè lì特例
- tè xuǎn特选
- jiāo tè郊特
- guǐ tè诡特
- tè lái特来
- huī tè辉特
- dí tè敌特
- chóng tè崇特
- kuí tè魁特
- tè zhì特制
- tè kuài特快
- shuǐ dá dá水达达
- dá zhuāng达庄
- qián dá dá乾达达
- guàn dá贯达
- dá rén达人
- dá yuè达月
- dá yīn达因
- xuàn dá炫达
- kāng dá慷达
- chōu dá抽达
- bèng dá蹦达
- biàn dá遍达
- dá yáng达扬
- huò dá豁达
- bù dá不达
- dá biāo达标
- cí dá辞达
- dào dá到达
- liū da溜达
- bā dá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