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

词语解释
孙吴[ sūn wú ]
⒈ 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孙武着《兵法》十三篇。吴起着《吴子》四十八篇。
⒉ 三国时吴国,因王室姓孙,历史上也称孙吴。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孙武 和 战国 时 吴起 的并称。皆古代兵家。 孙武 著《兵法》十三篇。 吴起 著《吴子》四十八篇。
引《荀子·议兵》:“孙 吴 用之,无敌於天下。”
杨倞 注:“孙,谓 吴 王 闔閭 将 孙武 ; 吴,谓 魏武侯 将 吴起 也。”
南朝 梁简文帝 《雁门太守行》之一:“少解 孙 吴 法,家本 幽 并 儿。”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长兄少年曾落托,拔剑沙场随 卫 霍。口里虽谭 周 孔 文,怀中不舍 孙 吴 略。”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军令分明,争看奋鹰扬堂堂元帅。端的是 孙 吴 无赛,管净扫妖氛毒害。”
⒉ 三国 时 吴国,因王室姓 孙,历史上也称 孙吴。
引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府东南一百五里…… 汉 宛陵县 地, 后汉 建安 十三年, 孙吴 分置 寧国县。”
国语辞典
孙吴[ sūn wú ]
⒈ 人名:(1) 称孙武与吴起。二人皆精兵法,善用兵,世人每并称之。(2) 称孙膑与吴起。孙膑为孙武之后,善兵法,故亦与吴起并称。
⒉ 三国时孙权所建立的吴国,后人称为「孙吴」。
分字解释
※ "孙吴"的意思解释、孙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孙吴的著名碑刻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等。
2、孙吴之后,一些有钱人也开始到此修建河房居住,比如东晋的王导、谢安等豪门大族就在乌衣巷附近临河修建宅院。
3、10月28日,黑龙江省孙吴县沿江边防派出所民警和渔民一同将捕获的鳇鱼拉到岸边。
4、再看孙吴,据守长江以南地区并以此作为天险,凭着孙权的军事才能和大都督周瑜、鲁肃、张昭继承了先兄孙策的宏图大业。
5、索额图等自是谀词潮涌,说韦大帅用兵如神,古时孙吴复生,也所不及。
6、所以,在半个多世纪里,孙吴一直将益阳置于部都尉下进行军事管理.
7、长期以来,盆地中南部的地层被划为古近系孙吴组。
8、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9、三国时候孙吴建都武昌建业,前后五十九年;东晋时候建都建康,前后一百零二年;宋建都建康,前后五十八年;齐建都建康,前后二十二年:梁建都建康,前后五。
10、蜀汉之所以能北灭魏国、东平孙吴,一统天下,非但有李疆父子两代之功,数十万将士苦战之力,更有赖于当年诸葛武侯所遗之元戎连弩。
11、所以,在半个多世纪里,孙吴一直将益阳置于部。
12、故事将周处自新与二陆联系在一起,正是对二陆为孙吴士人宗仰的现实的折射。
13、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14、中国大陆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的邮政编码是164200。
15、只常听说道家老庄,儒家孔孟,兵家孙吴、法家商韩、鬼谷阴阳、墨农商工等等,却从不曾听过有乾家之说。
16、黑龙江流经蒙、中、俄三国,是中俄界江,全长4481公里,主要口岸有黑河、孙吴、逊克、同江等,最后流入日本海。
17、本文以黑龙江省孙吴县热电厂供水水源地为例,从论证目标、约束条件和论证方法等方面对高寒地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了论证。
18、吴某村中学究,胸次未见经纶济世之才;虽曾读些孙吴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
19、今日让刘琦等仓惶而逃,而让令尊率领精锐在后阻击,以此让孙吴感觉,只要击败令尊,活捉于刘琦就为期不远矣。
20、昔我军败于当阳,孙权以荆州借我,实为借我之力,牵制曹操;今我已得益州、交州之地,梁州指日可下,也当分割荆州郡县与孙吴,巩固联盟。
相关词语
- jì sūn季孙
- dí sūn嫡孙
- sūn zhú孙竹
- féng sūn逢孙
- sūn ér孙儿
- nòng sūn弄孙
- chéng sūn承孙
- sūn liú孙刘
- guī sūn归孙
- sūn yǒu孙友
- mù sūn木孙
- gōng sūn宫孙
- sūn shū孙叔
- ér sūn儿孙
- cí sūn慈孙
- zǐ zǐ sūn sūn子子孙孙
- shùn sūn顺孙
- sūn cí孙词
- sūn shān孙山
- sūn zēng孙曾
- wú yuè吴樾
- ā wú阿吴
- wú gěng吴耿
- wú kuí吴魁
- wú lán吴蓝
- wú shuāng吴霜
- wú rén吴人
- wú mián吴棉
- wú é吴娥
- sān wú三吴
- xī wú西吴
- wú liáng吴梁
- wú niáng吴娘
- wú dèng吴邓
- gōu wú句吴
- wú zhuāng吴妆
- wú pài吴派
- wú jūn吴均
- wú jiān吴笺
- wú bǎn吴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