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

词语解释
农桑[ nóng sāng ]
⒈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
例旧时江南以农桑为业。
英farming and sericultur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农桒”。
⒉ 农耕与蚕桑。
引《汉书·景帝纪》:“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餘粮。”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均徵徭,劝农桑,贫不给者,发仓賑之。”
清 蒋纲 《春蚕词》诗:“艰难衣食在农桑,年年拜祭 马头孃。”
⒊ 指农作物和桑树。
引《隶释·汉西岳华山庙碑》:“触石兴云,雨我农桒。”
国语辞典
农桑[ nóng sāng ]
⒈ 耕种田地与植桑饲蚕。泛指一般农事生产。
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分字解释
※ "农桑"的意思解释、农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春秋循行阡陌劝课农桑,有古良吏风”,深受百姓爱戴。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农桑遍野,丝绸锦缎之美。
3、“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
4、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
5、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
6、考虑到粮食短缺等原因,元世祖十分重视农桑,要求朝庭专管农桑、水利的部门"司农司"编纂农桑方面的书籍,用于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农业生产。
7、考虑到粮食短缺等原因,元世祖十分重视农桑,要求朝庭专管农桑、水利的部门"司农司"编纂农桑方面的书籍,用于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农业生产。
8、而今,越国大部分男丁都战死沙场,老弱妇孺耕作农桑。
9、渤澥汪洋、一苇可航,敦睦邦交、劝攻农桑;后继有人、壮志必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也悬挂在此。
10、俩兄弟相聚,拉家常,话农桑,论诗文,亲亲热热,和和谐谐。
11、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
12、考虑到粮食短缺等原因,元世祖十分重视农桑,要求朝庭专管农桑、水利的部门"司农司"编纂农桑方面的书籍,用于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农业生产。
13、凡农桑歉收之年,于冬季选祭地,次年农历二月吉日搭祭台,供祭品祭众神。
14、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
15、二弟!大哥也有此意,我与你嫂嫂商议,我们回乡后,用这几年积攒下的俸禄,买几块好一点的田地,劝课农桑,男耕女织,岂不妙哉!
16、现在没一块地盘的,我上哪收税,劝课农桑,囤积粮草。
17、九月,颁均田令,清丈田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18、同时,政府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
19、又京民始业,农桑为本,田稼多少,课督以不,具以状言。
20、金元时期的《农桑要旨》说:蚕座的“底箔须铺二领,蚕蚁生后,每日日出卷出一领,晒至日斜,复布于蚕箔底,明日又将底箔搬出曝晒如前”。
相关词语
- chūn nóng春农
- nóng zhí农殖
- nóng qì农气
- nóng lín农林
- lǎo nóng老农
- liáng nóng粮农
- nóng zhōng农中
- guā nóng瓜农
- nóng ráng农穣
- nóng mín农民
- kuān nóng宽农
- nóng jīng农经
- nóng fù农妇
- dà nóng大农
- cài nóng菜农
- nóng yòng农用
- wéi nóng违农
- lì nóng隶农
- fù nóng附农
- jīn nóng金农
- sāng yuán桑园
- sāng dù桑蠹
- sāng cán桑蚕
- cǎi sāng采桑
- sāng xǐ桑枲
- sāng chā桑叉
- sāng jī桑笄
- sāng gān桑干
- kōng sāng空桑
- sāng jī桑屐
- sāng huáng桑黄
- sāng guǒ桑果
- cāng sāng沧桑
- sāng wéi桑韦
- sāng é桑鹅
- sāng tǔ桑土
- sāng shàng桑上
- sān sāng三桑
- sāng qián桑乾
- sāng chén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