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wáng

蕃王


拼音fán wáng
注音ㄈㄢˊ ㄨㄤˊ

蕃王

词语解释

蕃王[ fān wáng ]

⒈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通“藩”。

⒉  古代对外族或异国首领的泛称。蕃,通“番”。

引证解释

⒈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通“藩”。

《后汉书·郑众传》:“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 汉 有旧防,蕃王不宜私通宾客。”
晋 潘尼 《释奠颂》序:“天子乃命内外羣司,百辟卿士,蕃王三事,至于学徒国子,咸来观礼。”
《南史·范晔传》:“臣歷观前史二 汉 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

⒉  古代对外族或异国首领的泛称。蕃,通“番”。

唐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诗:“花门将军善胡歌, 叶河 蕃王能汉语。”
唐 岑参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分字解释


※ "蕃王"的意思解释、蕃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

2、那里有吐蕃王松赞干布等待迎娶这位唐朝皇帝的女儿。

3、土蕃王赤松德赞准备创建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遭到了极大的阻力,于是便派遣使者从尼泊尔迎请莲花生大师前来扶正压邪,降妖除怪,创建佛寺,弘扬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