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

申曲


拼音shēn qǔ
注音ㄕㄣ ㄑㄨˇ

申曲

词语解释

申曲[ shēn qǔ ]

⒈  “沪剧”的别称。

Shanghai opera;

引证解释

⒈  沪剧的别称。

分字解释


※ "申曲"的意思解释、申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年是上海沪剧院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沪剧院以“两百年申曲情,六十载沪剧院”为主题年,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2、文明戏时代,发展成小型舞台剧申曲

3、本滩申曲中个上海闲话,夏枯草。

4、沪剧流行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5、此事轰动苏沪一带,不久,“黄慧如牌”香烟问世,文明戏、京戏、申曲、评弹等一哄而上,纷纷改编这一题材。

6、从早期的花鼓戏、本滩、申曲,到当代沪剧,已有200多年发展史。

7、李妹娟是土生土长的川沙人,从小熟悉乡音乡调,唱得一口好申曲,17岁进文化站从事群文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

8、作为沪剧邵派的创始人,邵滨孙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正式拜在了周信芳门下,并因此改变了申曲过去重唱不重演的习惯。

9、从此在姐姐的引荐下,弟弟踏入师门,很快与姐姐同在“文滨剧团”开始了漫漫申曲之路。

10、那帮沪剧票友也作鸟兽散,邻里间再也听不到悠扬软糯的申曲

11、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较短,起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在清末演变为上海滩簧,1914年改名为申曲

12、民国时期,黄慧如和陆根荣的故事还被改编成电影、文明戏、京戏、申曲、评弹。

13、为了吸引顾客,新新公司突发奇思妙想,开设了一家广播电台,主要广播京剧、滩簧、申曲、滑稽戏、文明戏等节目,还播送时事新闻。

14、他把博大精深的京剧表现手法融会贯通到申曲舞台,一改申曲过去重唱不重演的习惯,形成了邵派艺术唱做并重、声情并茂的表演风格。

15、1939年续演二、三、四本,观者愈众,申曲、电影、弹词等竞相仿演,时人称为“文素臣”年。

16、王盘声学戏的时候,沪剧正处于滩簧改称申曲、从农村转向城市的时期。

17、沪剧出身于山歌小调,是一种从歌曲发轫、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从“东乡调”、“西乡调”到“本滩”、“申曲”,这些名称都与音乐、歌唱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