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ōngjīn

胸襟


拼音xiōng jīn
注音ㄒㄩㄥ ㄐ一ㄣ
词性名词


胸襟

词语解释

胸襟[ xiōng jīn ]

⒈  指心情、志趣、抱负等。

胸襟开阔。

min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胸衿”。

⒉  犹胸境。指心情、志趣、抱负等。

《艺文类聚》卷七引 晋 刘伶 《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衿。”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道至人赋》:“超埃尘以贞观,何落落此胸襟。”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洛阳 因 剧孟,託宿话胸襟。”
唐 顾况 《酬房杭州》诗:“故人牧 餘杭,留我披胸衿。”
《封神演义》第四九回:“此人名为闲士,腹内必有胸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他们那种大公无私的品质,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给了她很深的印象。”

⒊  犹胸怀。指心里头。

《南齐书·竟陵王子良等传论》:“情伪之事,不经耳目,忧惧之道,未涉胸衿。”
《南史·文学传·颜协》:“而胸衿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之三:“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辅国贤相厥号 须达多,善几策於胸衿,洞时机於即代。”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旷充眼界惟观海,盪涤胸襟是听潮。”
丁玲 《韦护》第一章四:“自然的美景将她们的胸襟洗涤得不染一点尘浊。”

⒋  犹臆测。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此乃诗书所载,非擅胸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自 贺隐 物故,率由胸襟,加以骋辩陵人,又多矜伐,为识者所鄙。”

⒌  人体或衣服上身前面的部分。

梁斌 《播火记》四十:“他用手紧紧按住胸襟,眼睛对着月光,射出一种焦躁的光芒。”
邹荻帆 《星汉灿烂·红花绿叶扶》:“体育馆好像一个穿着天青色春装的少女,把花枝佩带在胸襟。”

国语辞典

胸襟[ xiōng jīn ]

⒈  胸前的衣襟。

如:「她把他送的别针,别在胸襟上。」

⒉  心中、心里头。南朝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势力无扰于胸襟,行藏不概于怀抱。」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诗:「胸襟日沉静,肃肃自有适。」也作「胸怀」。

⒊  思想境界。指志趣、气度、抱负等。唐·李白〈赠崔侍郎〉诗:「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也作「胸怀」 。

《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此人名为闲士,腹内必有胸襟。」

怀抱 襟怀 气量 胸宇

英语lapel of jacket, heart, aspiration, vision

德语geistiger Horizont, weitherzig (Adj)​

法语sein, coeur, revers de veste, aspiration, vision

分字解释


※ "胸襟"的意思解释、胸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国际宽容日。宽容新标准:文武双全:文能下得厨房,武能出得厅堂;胸襟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可走马。愿你能文能武、胸襟宽广、荣辱不惊、福寿无疆!

2、现在韩烨还能够劝降自己,对比两人的胸襟,他是羞愧难当。

3、高调的作案事件使得即便是胸襟磊落的人也对于限制数据库的规模思虑再三。

4、是一部很感人的影片,尽显大师风范与胸襟

5、那么做为佛、菩萨、大自在王、天主、上帝者,当然就更应该持有这样的胸襟了。

6、在衣服的胸襟上,她戴了一朵花。

7、用博大的胸襟,磅礴的气势谱写昊王酒业新的华美篇章。

8、志大量小解释:志:志向;量:度量,胸襟。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

9、尤其作为领导同志,要胸襟开阔,处事公道,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择善而行,不能搞一言堂。

10、胸襟狭窄的人,有时使我泄气。

11、歌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闻者胸襟开阔,神游情动。

12、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海阔天空的胸襟,退一步去生存。张国荣

13、哈哈哈,能够认识肖兄这样胸襟坦荡之人,今天我真是开心啊。

14、菩萨胸襟光风霁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寡人愧不能及。

15、生活就是这样子不如意,我们只有拥有博大淡然的胸襟,方能行无陌路四海为家。

16、我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胸襟和智慧。

17、好好,胸襟傥荡,老幼不欺,真君子也。

18、同学们,大家要有鹏举鸿飞之豪情,更要有海阔天空之胸襟

19、他的作品风格富于变化,集各家之长于胸襟,绘独家特色于笔端。

20、这位来自东方的科学大男孩,以他无比宽旷的胸襟回报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