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

即景


拼音jí jǐng
注音ㄐ一ˊ ㄐ一ㄥˇ

即景

词语解释

即景[ jí jǐng ]

⒈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by what one sees; be inspired by what one actually sees;

⒉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extempore;

引证解释

⒈  眼前的景物。

唐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诗:“居人散山水,即景真 桃源。”
明 何景明 《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兴性感弥深,即景无与适。”

⒉  就眼前的景物(吟诗、作文或绘画等)。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因时生感,即景言情,此固兴到笔随,以写其愤懣抑鬱之志者也。”
萧乾 《鱼饵·论坛·阵地》:“《画梦录》的作者 何其芳 :‘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散文一向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顺手拈来的即景文章而已。’”

国语辞典

即景[ jí jǐng ]

⒈  眼前的景色。

唐·钱起〈初黄绶赴蓝田县作〉诗:「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⒉  就眼前的景物而吟咏、歌唱或绘画。

《红楼梦·第七六回》:「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是即景之实事。」

如:「即景诗」。

分字解释


※ "即景"的意思解释、即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要说笑,总不会自己说,自己听,自己发笑,那么人们就会说你傻笑,一定要有几个人在一起,即景生情,随时找出一些有趣的话题。

2、一些老战士重游古战场,即景生情,当年战斗生活便一幕幕重现在眼前。

3、原来白公留杨巡抚大后园住时,大家要即景题诗,不期事有凑巧,苏友白先与张轨如往来时在园中游玩,苏友白兴高,往往即景留题,今日无心中都为张轨如盗窃用之。

4、在准确地描绘出季节与时间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气氛之后,由景入情,即景生情,引出对“蓬莱旧事”。

5、南唐后主李煜当太子时就喜欢填词,当了皇帝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专门研究写诗填词,即使在他亡国被俘的时候,也即景生情,写出很多感人的词作。

6、首先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汉语招呼语这一言语现象,概括出汉语的四种招呼语类型:称呼式、问候式、即景式、调侃式等。

7、的即景诗篇,给楞伽台增辉生色。

8、第二年春,杨昌浚离兰州西行,见驿道旁左军所植柳树浓荫蔽空,联想到左的知遇之恩,即景生情,遂在嘉峪关前赋七绝二首。

9、如果你要说笑的话,总不会一直自己说、自己听、自己逗自己发笑吧,很显然肯定要有几个人在一起,即景生情,临时找出取乐的资料。

10、此首即景生情,妙在无一字一句之雕琢,纯是自然流露,丰神秀绝。

11、一看这般风月,日军指挥官即景生情,伸手揉搓玉梅的脸,玉梅佯装害怕,用力搂紧山子。

12、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13、一些老战士重游古战场,即景生情,当年战斗生活一幕幕重现在眼前。

14、他能即景吟诗,真是七步成章的天才。

15、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16、即景生情,任谁也是心不甘、气不顺的吧,此乃天性使然。

17、本文首先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汉语招呼语这一言语现象,概括出汉语的四种招呼语类型:称呼式、问候式、即景式、调侃式等。

18、日常口头交际大都是应时即景的,因而,人们在表达思想的时候一般难免会表露出这样那样的迟疑行为。

19、浮云堂茶书院推门即景,与霁虹桥隔水相望。

20、轻雨翩翩,似精灵起舞,带来欢乐心情,湮没几多离愁;细雨绵绵,若吉祥丝线,牵系亲人思念,拉近情人爱恋。雨水欢笑,乐由心生,雨中即景,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