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

词语解释
巫蛊[ wū gǔ ]
⒈ 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
⒉ 指巫蛊之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
引《六韬·上贤》:“七曰:伪方异伎,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北史·古弼传》:“文成 即位,﹝ 弼 ﹞与 张黎 并坐议不合旨,俱免。有怨谤之言,其家人告巫蛊,俱伏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巡抚谓其事近巫蛊,不许。”
⒉ 指巫蛊之祸。
引《汉书·武帝纪》:“诸邑公主、阳石公主 皆坐巫蛊死。”
晋 潘岳 《西征赋》:“弔 戾园 於 湖邑,谅遭世之巫蛊。”
国语辞典
巫蛊[ wū gǔ ]
⒈ 以咒诅害人的邪术。
引《聊斋志异·卷一〇·神女》:「巡抚谓其事近巫蛊,不许。」
⒉ 巫蛊之祸。
引《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
《文选·潘岳·西征赋》:「吊戾园于湖邑,谅遭世之巫蛊。」
分字解释
※ "巫蛊"的意思解释、巫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女人,一旦被这样的男人吸引,就像中了巫蛊,这一生都会深陷其中!
2、然而这次,他们都笔下留情,根本没有把巫蛊之事以及神怪之事点出来。
3、"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4、"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5、笔者首先比较了它与巫蛊的区别,并与苗族和摩梭人的巫蛊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不同之处。
6、1692年到1693年,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发生了萨勒姆巫蛊案。
7、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
8、纵观此次事件,汉武得阿娇作妇,却不见金屋,反而因一次巫蛊事件罢退陈皇后于长门,使其郁郁而终。
9、信巫蛊、敬鬼神,是湘西凤凰山江这个旅游地区的显著民族文化特征。
10、"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11、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巫蛊门发场光大嘛,哈哈。
12、"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13、这并不是唐高宗的初衷,他有点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借有人告发武则天在宫内行巫蛊之术为由,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14、"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15、前些日子流行的巫蛊娃娃是一种以人偶的形式进行诅咒的方式.
16、"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17、汉朝人很相信巫术,汉武帝期间发生多次“巫蛊”事件,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8、"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19、拒绝巫蛊和魔法之类的东西。
20、"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
相关词语
- bào wū暴巫
- wū yāo巫妖
- wū shén巫神
- dǎo wū祷巫
- shé wū蛇巫
- wū shān luò pǔ巫山洛浦
- yǔ wū bǒ jī伛巫跛击
- yuè wū越巫
- nǚ wū女巫
- chǔ wū huán楚巫鬟
- wū ér巫儿
- yī wū lǘ shān医巫闾山
- wū nǚ巫女
- wū shǐ巫史
- wū yún chǔ yǔ巫云楚雨
- wū shān shān mài巫山山脉
- lǐ wū里巫
- wū xián巫咸
- wū shù巫术
- xíng wū行巫
- huò gǔ惑蛊
- qì gǔ气蛊
- shěn gǔ沈蛊
- bìng gǔ病蛊
- gǔ shā蛊杀
- yàn gǔ厌蛊
- tà yǐng gǔ踏影蛊
- gǔ zāi蛊灾
- gǔ yě蛊冶
- gàn fù zhī gǔ干父之蛊
- dú gǔ毒蛊
- zhèn gǔ振蛊
- yù gǔ裕蛊
- zhǒng gǔ瘇蛊
- gǔ shì蛊事
- hú gǔ狐蛊
- zhěng gǔ整蛊
- gǔ sāng蛊丧
- gǔ zhǔ蛊主
- wū gǔ巫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