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shì

草市


拼音cǎo shì
注音ㄘㄠˇ ㄕˋ

草市

词语解释

草市[ cǎo shì ]

⒈  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引证解释

⒈  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唐 李嘉祐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诗:“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宋 苏轼 《乞罢宿州修城状》:“﹝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
明 刘基 《出越城至平水记》:“泊于 云峰 之下,曰 平水 市,即 唐 元微之 所谓草市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因商业上需要自然形成的市称为草市。”

国语辞典

草市[ cǎo shì ]

⒈  旧时乡村里的市集。

宋·苏轼〈江涨用过韵〉:「春江围草市,夜浪浮竹屋。」
宋·陆游〈村居〉诗:「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

分字解释


※ "草市"的意思解释、草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隋唐之际,四川地区这类草市非常兴旺,成为当时广大农村的商贸集散中心。

2、此外,亦有由草市、庄市、墟市、村市以及津渡、步头、驿站、盐铁冶场务扩展而成。

3、培训可以在包括草市棒球场在内的各个场馆举行。

4、区域性船商和地方性船商,多以城镇和草市为中心,对繁荣地方经济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