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反映论反映论的意思
fǎnyìnglùn

反映论


拼音fǎn yìng lùn
注音ㄈㄢˇ 一ㄥˋ ㄌㄨㄣˋ

繁体反映論

反映论

词语解释

反映论[ fǎn yìng lùn ]

⒈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全部感性、理性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过程是能动积极,辩证发展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theory of reflection;

引证解释

⒈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根本对立的哲学学说。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先天就有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只看做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这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能动地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分字解释


※ "反映论"的意思解释、反映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列宁借用“镜子”概念,从辩证唯物主义维度,改造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反映论”文论。

2、恩格斯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既不同于近代经验论、唯理论、先验论,也不同于反映论

3、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知人论世存在相通之处,知人论世把诗人诗作与其时代相联系,即包含着文学作品是时代和社会生活反映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

4、传统的反映论和再现说不是文艺研究的惟一方法,也不足以揭示艺术本质的全貌。

5、列宁“反映论”将意识看作一种辩证运动:它不仅反映物质世界,而且还能改变它。

6、从反映论与表现论的不同角度进行双重解读,更能彰显出小说的精品价值和经典意义。

7、可见从知人论世角度考察杜甫,与从现实主义反映论角度论杜甫,彼此沟通联系是较为方便的。

8、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多世纪之前,当转向西方寻找科学理论的时候,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确实给当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9、对“反映”范畴的机械唯物主义规定,是我国当代文学反映论走向误区的一个根本原因。

10、反映论的文学观,带有机械唯物论、庸俗社会学的特点。

11、受其世界观矛盾的影响,其认识论存在着反映论与先验论的矛盾。

12、用朴素反映论的观点定义信息是倒退。

13、根据反映论与可知论,新闻传播者可以做到新闻真实。

14、归其一点,他们是从社会反映论的角度出发,阐释文本的社会历史意义和认识价值,只涉及了写什么的问题。

15、本文运用审美反映论浅析译者的审美对傅东华《飘》的汉译本翻译过程的影响。

16、本文基于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和读者反映论,分析了戏剧翻译中文化专有项的处理方式。

17、本文从读者反映论的视角,强调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从而探讨了《西厢记》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应对策略。

18、在对艺术真实的系统考察中,王元骧通过把审美反映论引入到一个动态的系统和活动层面,达到了一种存在论的深度。

19、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理论,审美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在文学艺术中的延伸。

20、其主要内容有:否定大叙事,拒斥形而上学,抛弃反映论,否认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