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中路梆子中路梆子的意思
zhōngbāngzi

中路梆子


拼音zhōng lù bāng zi
注音ㄓㄨㄥ ㄌㄨˋ ㄅㄤ ˙ㄗ
词性名词

中路梆子

词语解释

中路梆子[ zhōng lù bāng zi ]

晋剧的俗称。又叫山西梆子。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山西省中部地区。

国语辞典

中路梆子[ zhōng lù bāng zi ]

流行于我国山西地方的剧种。由蒲剧派衍生而成。音调高亢,唱腔以梆子腔为主。

分字解释


※ "中路梆子"的意思解释、中路梆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这里,皮影、木偶、秧歌、碗碗腔、中路梆子等戏曲艺术深入人心,素有“无孝不成班”之说。

2、4岁开始学艺,6岁学习山西中路梆子,16岁时成为了解放军队伍里的一名小文艺兵。

3、在平遥的小村子里,他被中路梆子所迷到,不时击掌欢呼;听民间艺人演奏唢呐,苍劲而凄婉,同伴放声大哭,而他则一夜难眠。

4、纱阁戏人题材多以传统戏剧为主,是山西中路梆子流行剧目的精美再现,是绽放色彩的民间工艺之花。

5、清徐人王春元的艺名叫碗托儿旦,又称天贵旦,中路梆子演员。

6、清朝同治以后,中路梆子的名气愈发响亮,开始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这就是今天的“晋剧”。

7、张家口旧称张垣,亦称东口,口梆子故有“东口山西中路梆子”之称谓。

8、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的代表剧种,也是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

9、一是坚持以中路梆子人才培养为主,积极探索多剧种办学,近些年连续举办了京剧班、垣曲曲子班等不同剧种教学班,开阔了办学思路。

10、山西的代表剧种为山西梆子,按照形成时间和流行地域不同主要分为四种,即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11、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12、晋剧,又名山西梆子、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13、四岁开始学艺,六岁学习山西中路梆子,十六岁当解放军部队进入她所在的张家口时成为了解放军队伍里的一名小文艺兵。

14、后来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新中国成立后则称晋剧。

15、同时,谷恋村还是晋剧之乡、秧歌之源,中路梆子的一代宗师高锡禹就是谷恋村人,是谓“太极圐圙堡,礼乐儒商村”。

16、一百零九、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它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

17、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它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

18、成立晋剧的事,也提上日程,北路梆子、中路梆子的名角、剧团也都汇聚到了省城,上党梆子的人也准备北上太原。

19、外省人习惯把晋剧称为山西梆子,这源于中路梆子曾受晋商追捧,戏路随商路遍行于中国的城乡角落。

20、现在的晋剧,就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的中路梆子,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为何中路梆子“独占”晋剧名声?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