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省

词语解释
门下省[ mén xià shěng ]
⒈ 亦省称“门下”。
⒉ 官署名。后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门下”。官署名。 后汉 谓侍中寺。 晋 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 南北朝 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 隋 承其制。 唐 龙朔 二年改名东台, 咸亨 初复旧称, 武则天 临朝,改名鸾堂、鸾台。 神龙 初复旧称, 开元 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 宋 因之, 元 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参阅《通典·职官三》、《旧唐书·职官志二》。
引《宋书·王僧达传》:“僧达 文旨仰扬,詔付门下。侍中 何偃 以其词不逊,启付南臺,又坐免官。”
《隋书·百官志上》:“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正违闕。”
宋 张淏 《云谷杂记·门下》:“门下省掌管詔令,今詔制之首,必冠以门下二字,此制盖自 唐 已然。 傅亮 《修张子房庙教》,首曰纪纲, 唐 吕延济 注云:纪纲为主簿之司,教皆主簿宣之,故先呼之,亦犹今出制首言门下是也。”
国语辞典
门下省[ mén xià shěng ]
⒈ 职官名。本为秦、汉时服务皇室的机构,晋时始名门下省,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于元朝始废。因唐时一度更名为黄门省,且职掌枢要,故也称为「黄门」。
分字解释
※ "门下省"的意思解释、门下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所以孔嗣悊正在京城,加上今年有意征召天下宿儒集中于京城,由门下省主持,仿当年汉宣帝石渠议经、汉章帝白虎论礼之故事,下令在洛阳举行大规模的儒学讨论大会。
2、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
3、首辅吕不群领衔的吕党,大将军兵部尚书陆思法为首的陆党,吏部尚书李元之为首的李党,门下省侍中张臣为代表的士族党,泾渭分明。
4、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
相关词语
- wēi mén微门
- gāng mén肛门
- mén lù门路
- ào mén澳门
- mén tóu门头
- āi mén挨门
- mén yè门业
- mén lèi门类
- mén dào门道
- mén tīng门厅
- mén shén门神
- mén shǒu门首
- mén láng门廊
- mù mén木门
- mén bà门把
- mén zào门皁
- guó mén国门
- mén pái门牌
- gǒng mén拱门
- dà mén大门
- xià tà下榻
- rú xià如下
- guì xià跪下
- àn xià按下
- shǔ xià属下
- ruò xià若下
- jiǎo xià脚下
- xià dì下地
- xià chún下唇
- xià shì下士
- xià fàng下放
- dǎ xià打下
- bù xià部下
- xià cuò下挫
- huī xià麾下
- diàn xià殿下
- yī xià xià一下下
- dāng xià当下
- kuà xià胯下
- tóu xià投下
- dìng xǐng定省
- wài shěng外省
- lǎn shěng览省
- fù shěng赴省
- qiū shěng秋省
- hé shěng何省
- lì shěng隶省
- niàn shěng念省
- jī shěng机省
- fēn shěng分省
- níng shěng宁省
- páng shěng旁省
- diàn shěng殿省
- jìng shěng径省
- fā shěng发省
- qiān shěng签省
- diào shěng调省
- mì shěng秘省
- kǎo shěng考省
- chén xǐng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