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ào

地壳


拼音dì qiào
注音ㄉ一ˋ ㄑ一ㄠˋ

繁体地殼
词性名词

地壳

词语解释

地壳[ dì qiào ]

⒈  主要由结晶岩石构成的地球外层,其厚度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但大概任何一处均不超过几十公里,且和它下面的密度较大但不那么硬的物质不同。

the earth's crust;

引证解释

⒈  地球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三十至七十公里。

徐迟 《地质之光》:“似乎可以假定,由于南北向的挤压,这部分的地壳先是被剪切,然后又被张裂了。”
杨朔 《永定河纪行》:“恰恰在‘冰川擦痕’的周围,数不尽的工人、农民正用全力在开山劈路,修筑运河。这不止是擦一擦,而是在改造地壳了。”

国语辞典

地壳[ dì ké ]

⒈  地球的表层部分。其主要由坚硬的岩石所组成,主要成分包括氧、硅、铝、镁、铁等。在陆地部分厚约三十五公里,以花岗岩为主;在海洋部分厚约五公里,以玄武岩为主。

分字解释


※ "地壳"的意思解释、地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考虑地壳均衡效应,可以对传统的地层剥蚀量计算方法进一步修正。

2、大陆地壳的密度不够大,没法沉降到地幔中,所以,在两块大陆板块相撞的地方,地壳因挤压而破裂,向上隆起,叠加在一起,并不断堆聚。

3、大陆板块的地壳运动导致地震是同时被内部与外部能量触发的。

4、地壳在这里碰撞挤压,上涌的炙热岩浆变冷,又形成了新的地壳,这种伟大的循环过程就是所谓的板块构造。

5、碰撞造山后期地壳伸展,形成岚山头片麻岩套。

6、景观神奇的天然溶洞是远古时代地壳运动的产物。

7、当各大洋重新出现时,新地壳便从各个火山喷涌而出;当构造板块移回到海底深处(这些火山的最终喷发就是源于海底深处)时,旧地壳便被摧毁。

8、用黄蜡、石膏和有机玻璃等板材制造一个三层介质地壳模型,来模拟辽南地区的地壳结构,并将发射探头放在上层模型的侧面,成功地模拟了有深度的震源。

9、地壳速度结构模型表明:塔里木盆地具有陆壳性质。

10、已有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盆山地区,山脉和盆地具有明显不同的地壳结构,它们的地壳厚度不同,表现为山区地壳厚,具有明显的山根;盆地区地壳厚度小。

11、基底变质岩的成分和形成时代对揭示地壳演化至关重要。

12、在该断裂带存在着轴部重力高与地壳减薄。

13、造山运动是地壳演化活动阶段的反映。

14、形变和重力变化:地壳均衡,构造,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指标,卷二。

15、花岗岩是富含石英和长石的粗粒或中粒侵入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深成岩,由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而成。

16、地震是一种穿过地壳的震动。

17、太古宙麻粒岩带就是太古亩地壳发生刚性板块运动的直接产物。

18、地壳一些微乎其微的变化,有的是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出来的。

19、地质构造作用力向上抬升地壳,侵蚀再将地壳撕得支离破碎,山脉从此形成,同时也产生了分形图案。

20、中国西部地壳处于地壳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