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

词语解释
案牍[ àn dú ]
⒈ 公事文书。
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英official correspondence;
引证解释
⒈ 官府文书。
引南朝 齐 谢朓 《落日怅望》诗:“情嗜幸非多,案牘偏为寡。”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以 江西 民喜讼,多窃去案牘,而州县不能制, 湛 为立千丈架阁。”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观其体製,又略与案牘之文同科,盖行文之法,固不外徵引及判断二端也。”
国语辞典
案牍[ àn dú ]
⒈ 公务文书。
引南朝齐·谢朓〈落日怅望〉诗:「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例如:「案牍劳神」。
近文案
分字解释
※ "案牍"的意思解释、案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数百万年后,神界地界皆无父神音讯,神主、魔王,空有一身神力,却徒受案牍之劳刑,却无丝竹之乱耳,皆感倦怠。
2、可荀彧没有选择,他只能把不安禁锢起来,埋首于案牍之间,不去细想自己这份忠诚究竟几分向着曹公,几分向着汉室。马伯庸
3、只要遵行譬喻,你自己就成了譬喻的一部份,也就免于案牍劳形了。
4、其手札小品书风萧散,笔触细腻而跳荡,这反映了他具有随时捕捉艺术美的那份机敏和案牍劳形之余又能回首迟留的那份审美心态。
5、整天埋头在纸山案牍中,难免会有些沮丧,但是做一位幕后工作者,耐心地接过乔尚未完成的任务,倒也很适合她。
6、自登第后,胡三省在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的勘校工作。
7、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8、案牍劳形,不知不觉也已看了一天的折子了。
9、树木因为长得粗壮就被砍伐了,人因为有才能就被任用为官而案牍劳形,还常不得善终。
10、死后检其囊箧,有小册作蝇头字,记所阅凡十七官,每官皆疏其阴事,详载某时某地,某人与闻,某人旁睹,以及往来书札、谳断案牍,无一不备录。
11、一路风尘,呼吸着竹林特有的清香,无案牍之劳,倒是风拂绿叶,是自然之丝竹,颇有余音不去意犹未尽之意。
12、其父上官仪擅长写诗,舞文弄墨,精于案牍,曾任秘书少监,后任西台侍郎,最后当上世人瞩目的宰相。
13、呃,下官这些年案牍劳形,已经很少过问举业之事。
14、功课已经反复温习了几遍,案牍劳形,久坐伤身,成日里捧着书本难免头晕目眩,腰酸背痛。
15、看着父亲,就想起来教自己读书的时刻,握着自己的手写字的时刻,案牍劳形为黄池帝国百姓操劳的时刻。
16、三位大人平日里案牍劳形,公务倥偬,浮生难得偷得半日闲。
17、王介平奉汉隶为圭臬,取鉴汉魏竹简,一扫装饰雕琢之臃态,既造法创新于古隶,又彰显古隶神韵于案牍。
18、古今中外,风云变迁,都留做一页页案牍尺书,给人以启示。
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无案牍之劳形。
20、孝直在山间,心情舒爽,整个人都得到放松,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杂音,可以看山河秀丽,可以观长空万里,可以笑人世浮华,可以把酒临风,可以指点江山。
相关词语
- àn zhǔn案准
- àn wèn案问
- wén àn文案
- àn zhū案诛
- àn tóu案头
- àn yàn案验
- bèi àn备案
- àn shěng案省
- àn qíng案情
- bàn àn办案
- àn shǒu案首
- pàn àn判案
- àn juàn案卷
- zhòng àn重案
- àn wù案扤
- àn fā案发
- àn tún案屯
- fǎ àn法案
- fān àn翻案
- běn àn本案
- lián biān lěi dú连编累牍
- yù dú狱牍
- hán dú函牍
- lěi dú lián piān累牍连篇
- liǎng dú两牍
- jiān dú笺牍
- yǎn dú剡牍
- yàn dú谳牍
- sù dú素牍
- ràng dú让牍
- guǐ dú匦牍
- cháng piān lěi dú长篇累牍
- gū dú觚牍
- wén dú文牍
- lì dú吏牍
- xiàn dú宪牍
- jī dú积牍
- xùn dú讯牍
- àn dú láo xíng案牍劳形
- dú yù牍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