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

词语解释
真君[ zhēn jūn ]
⒈ 谓主宰。
⒉ 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⒊ 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谓主宰。
引《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 苏轼 《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
⒉ 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引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 许君。”
宋 徐铉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
⒊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 太平真君 的省称。
引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魏 本出於杂种,窃亦自号 真君。”
国语辞典
真君[ zhēn jūn ]
⒈ 主宰者。
引《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地为真宰,五岳者,三公之象也。」
⒉ 道家对神仙的尊称。
例如:「纯阳真君」、「三茅真君」。
分字解释
※ "真君"的意思解释、真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了维护四洲之地的真君香火,胡远等一干高手几乎沤心沥血,竭尽全力,杨南虽不悦自己替身成了众生膜拜的神仙,却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2、与只用三年就修到筑基境的大灭真君相较,有如天渊之隔。
3、看着如此深明大义的二郎神,地明感到一阵热血澎湃,说道:真君如此豪义,我地明愿意追随。
4、一边的刑飞却是心中一惊,杨戬,又称贯口二郎真君,那可绝对是神话传说中填上武力值最高的几个人之一,当年连齐天大圣孙猴子都曾经吃了不少亏。
5、老衲知道真君慈悲心肠,时常以功德布施,若一时有功德不凑手时,只管朝老衲开口。
6、是的!炎龙真君同样也是金丹后期的绝世强者!两个仙宗魔门的龙头巨擎就要上演一出惊天大战!“炎龙老儿莫要逞口舌之利!”。
7、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谦之藏之名山,用传同好。
8、真君遂与甘施二人飞步而行,蹑踪追至半路,施岑飞剑斩去一尾,追至福建延平府地名搽洋九里潭,其一蛟即藏于深潭之中。
9、六耳沉声道:“佛界的人不是说了,只让二郎真君一人前去。
10、‘金……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携招宝天尊,纳珍天尊驾到。
11、铁柱宫乃旌阳许真君锁蛟处也。
12、再说吴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水,既而欲买舟上豫章,打头风不息。
13、诸蛟皆有惧色,孽龙见了真君,咬定牙根,要报前仇,乃谓群蛟党曰:“今日遭此大难,我与尔等死无噍类矣。
14、原来是这等正义之举,祝融庄主烈火真君真乃是神人也,普济众生,威慑群魔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
15、请注意,当时观音特意点明他推荐的“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
16、大然真君本安坐如山,但宝盒一开,宝气隐隐透出,与那寻常法宝迥然有异。
17、这真君领着四太尉、二将军,连本身七兄弟,出营挑战;分付众将,紧守营盘,收全了鹰犬。
18、也就是东汉著名的茅山三圣的后代,而茅山三圣则在史料中有记载,老大茅盈在汉宣帝四年受黄金九锡之命,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
19、又过千万年,太上道德真君降生神州为老聃,悟得乾坤无上大道,名动天下,后骑青牛过函谷关,关令伊喜久慕大道,拜以为师,留得《道德经》真迹五千言。
20、观内清寂,许真君仿佛就站在飞檐下,朝我颔首微笑。
相关词语
- zhēn zōng真宗
- zhēn yīn真音
- bī zhēn逼真
- zhēn zhēn jiǎ jiǎ真真假假
- zhēn néng真能
- zhēn tiān真天
- zhēn jié真节
- zhēn sè真色
- zhēn zhōng真中
- zhēn shān zhēn shuǐ真山真水
- zhēn yì真义
- zhēn xīn zhēn yì真心真意
- tiān zhēn天真
- rèn zhēn认真
- tóng zhēn童真
- zhēn xiǎng真想
- zhēn qì真气
- zhēn mìng真命
- zhēn yì真诣
- zhēn wú真无
- jūn mén君门
- jūn hóu君侯
- jūn cè君侧
- jūn tǒng君统
- jiāng jūn江君
- fǔ jūn府君
- jūn tǐ君体
- jūn mìng君命
- dǒu jūn斗君
- mó jūn魔君
- què jūn悫君
- fū jūn夫君
- jùn jūn郡君
- dōng jūn东君
- jūn píng君平
- jūn shēng君声
- jūn zhǐ君指
- cháng jūn常君
- bāng jūn邦君
- jūn guó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