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jūn

真君


拼音zhēn jūn
注音ㄓㄣ ㄐㄨㄣ

真君

词语解释

真君[ zhēn jūn ]

⒈  谓主宰。

⒉  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⒊  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谓主宰。

《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 苏轼 《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

⒉  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 许君。”
宋 徐铉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

⒊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 太平真君 的省称。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魏 本出於杂种,窃亦自号 真君。”

国语辞典

真君[ zhēn jūn ]

⒈  主宰者。

《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地为真宰,五岳者,三公之象也。」

⒉  道家对神仙的尊称。

如:「纯阳真君」、「三茅真君」。

分字解释


※ "真君"的意思解释、真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是的!炎龙真君同样也是金丹后期的绝世强者!两个仙宗魔门的龙头巨擎就要上演一出惊天大战!“炎龙老儿莫要逞口舌之利!”。

2、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

3、大夫直谏犯非刑,剜目伤心不忍听;不是真君施妙术,焉能两眼察天庭?

4、那蛟党见孽龙与真君正杀得英雄,一齐前来助战,忽然弄出一阵怪砂来,要把真君眼目蒙蔽,好擒着真君

5、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谦之藏之名山,用传同好。

6、原来是这等正义之举,祝融庄主烈火真君真乃是神人也,普济众生,威慑群魔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

7、再说吴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水,既而欲买舟上豫章,打头风不息。

8、许真君看到一头小鹿正从林子里走出来。

9、老衲知道真君慈悲心肠,时常以功德布施,若一时有功德不凑手时,只管朝老衲开口。

10、这个人就是许真君

11、难道自己竟是一个天生冷酷凶残的杀手?王小北否决了这个想法,他认为是因为融合了大灭真君的记忆投影的缘故。

12、小子,我可告诉你,作为天界堂堂大圣贤德博识明镜无极真君天医,你这个卑贱的凡人只能是我的附庸,知道吗?

13、道教追求修练成仙,因而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寿命的天神就是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南极真君

14、第四民基真君,执雷环;第五小游真君,执戟;第六大游真君,执戈矛;第七天乙真君,执金枪;第八地乙真君,仗金刃;第九直符真君,执羽书;第十太乙真君,执羽书。

15、六耳沉声道:“佛界的人不是说了,只让二郎真君一人前去。

16、铁柱宫乃旌阳许真君锁蛟处也。

17、真君遂与甘施二人飞步而行,蹑踪追至半路,施岑飞剑斩去一尾,追至福建延平府地名搽洋九里潭,其一蛟即藏于深潭之中。

18、杨戬是天庭第一天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妖魔鬼怪见到他都会闻风而逃,被玉帝封为二郎真君

19、‘金……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携招宝天尊,纳珍天尊驾到。

20、真君大人为了我龙族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如果我苏莫能够有一天变得强大,我一定要做一个像真君大人那样的英雄,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