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羊马城羊马城的意思
yángchéng

羊马城


拼音yáng mǎ chéng
注音一ㄤˊ ㄇㄚˇ ㄔㄥˊ

繁体羊馬城

羊马城

词语解释

羊马城[ yáng mǎ chéng ]

⒈  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

《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
亦作“羊马垣”、“羊马墙”。 《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
《宋史·刘錡传》:“錡 传城筑羊马垣,穴垣为门。”
《明史·高名衡传》:“周 王 恭枵 募民筑羊马墙,坚厚如高岸。”

国语辞典

羊马城[ yáng mǎ chéng ]

⒈  在城外离城十步的壕沟内,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称为「羊马城」。

分字解释


※ "羊马城"的意思解释、羊马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盖羊马城之名,本防寇贼逼逐人民入城,权暂安泊羊马而已,故皆不以为意,然捍御寇攘,为力甚薄。

2、羊马城是中国古代城邑建筑中特有的军防设施,筑于主垣与护城壕之间。

3、三月初一,攻破城西南护围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先后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