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的知


拼音dí zhī
注音ㄉ一ˊ ㄓ

的知

词语解释

的知[ de zhī ]

⒈  确实了解。

引证解释

⒈  确实了解。

唐 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枝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宾。”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国语辞典

的知[ dí zhī ]

⒈  清楚了解。

宋·范成大〈后催租行〉:「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分字解释


※ "的知"的意思解释、的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时已经快正午了,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附近树枝上的知了一劲儿地站噪着。

2、刚捕的知了还不太乐意,扯着嗓子高歌那唐老鸭似地歌:“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哎真有点难听,可它就这嗓门,能怎么办了?再来看看这丑陋的面止,心里难受啊!真想给它做个变形手术,”长得丑歌唱的难听”真不知道刚才是什么促使我将它捕获。

3、小草小花垂头丧气,树叶一动不动,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快下一场雨吧!"。

4、小草小花垂头丧气,树叶一动不动,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快下一场雨吧!"。

5、天热得像在火里烤,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沥青马路被太阳烤得软绵绵的。

6、抬头一看,一只又大又肥的知了正趴在树干上拼命地叫着。

7、孔子、孟子、荀子先哲们对耻的知见很清澈,“行己有耻”,“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羞耻,乃不能成*”。

8、树上的知了,知了知了,乱叫了,太热了;身边的蚊子,嗡嗡响了,乱飞了,太烦了;手中的手机,滴滴响了,短信到了,太开心了,处暑日,祝你开心快乐!

9、乌桕,我就是一颗老乌桕。远去的知了在枝上一叫,天就凉下来,夜莺在梦里一唱,人就老下去。。。。。。郁雨君

10、创造素质包括表层的知和深层的情、意三个基本方面。

11、她记得那一夜的月亮又大又圆,踩在脚底下,就像踩着命运的河流,那条河很深,是圆的,要将她淹没。陈年旧事如烟云一闪即过,凤九凝望着云台上献舞方毕的知鹤,觉得短短三百年,故人未曾变。唐七公子

12、他如许考量一番,听说知鹤擅舞,想出一个办法来,让十七八个仙娥陪衬着这个擅舞的知鹤,在宴上跳了支她最擅长的。唐七公子

13、就一般情形而言,大概很少有人能将“像素”的知乎体描述精准确切脱口而出,可这并不妨碍接受者从这个新语词里体会它“一字不漏照抄不误”的内涵,妙。

14、冬天又来了,把寒风、严霜、驯顺的知更雀和闪烁的星光,也都带来了.

15、她跟丽迪雅都是好兴致,好精神,因此意气相投:虽然才只三个月的友谊,却已经做了两个月的知已。

16、夏天,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草儿轻请地低下了头,但是树上的树叶长得很茂盛,正好给草儿遮阳。太阳却不留情,毒辣的暴晒。学校放假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园,也离开了狠毒的太阳。

17、卑南,是南王部落普悠玛旧地名的称呼。 卑南起源传说有许多种,主要是由卑南社为主的竹子衍生的“竹生传说”,以及相传由太平洋登陆的知本社的石头衍生的“石生传说”。

18、第二日碧空万里,就连树上的知了也叫得格外敞亮,注定是个沉冤得雪的佳日。

19、树上的知了噪鸣不禁,我额头上的汗珠流淌不止,此时不仅为自己的爽约内疚,更为万一可能失去机会而懊恼。

20、夏天,树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树上,讨厌的知了不停地喊着:“热死我了……热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