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石敬瑭石敬瑭的意思
shíjìngtáng

石敬瑭


拼音shí jìng táng
注音ㄕˊ ㄐㄧㄥˋ ㄊㄤˊ

石敬瑭

词语解释

石敬瑭[ shí jìng táng ]

即“后晋高祖”。五代晋王朝的建立者。沙陀部人。后唐时曾任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公元936年勾结契丹灭后唐,并受契丹册封为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他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献帛30万匹。并称比他小十一岁的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

国语辞典

石敬瑭[ shí jìng táng ]

人名。(西元892~942)​五代时沙陀部人。原为后唐明宗婿,拜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清泰三年(西元936)​,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及年献帛三十万匹为条件,向契丹求援,灭后唐,改国号晋,建都开封,是为晋高祖。尊称契丹君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后以纳吐谷浑之降,受契丹责难,忧愤而卒。

分字解释


※ "石敬瑭"的意思解释、石敬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完全没有人格,令人做呕!石敬瑭自少为李嗣源赏识,为其亲兵将领,被招为女婿。

2、七岁的石敬瑭为了表达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主动拜认比自己整整小了十岁、时年三十七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自称为“儿”。

3、德光大悦,遂令人北门外设案焚香,石敬瑭年长耶律德光十岁,却再三跪拜,尊其为父皇帝,称臣称子,奴颜婢膝,甚是屈辱。

4、桑维翰携石敬瑭书信出使契丹,递上奏表,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喜,石敬瑭所提之是尽皆应允,约言整兵五日,举六万雄兵南下相助,以信炮为号。

5、就在李由请旨离京的当天,石敬瑭就收到了消息,他发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永绝后患的机会。

6、他批评得最多的是那些勾结外族、统治国人的败类,如石敬瑭、赵德钧等,他常以“人之恨之,不比人类”,“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等痛斥这些汉奸。

7、在被后晋那个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后才改的名字。

8、燕云十六州,一个多么沉重的称呼,一个对中原王朝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地方,结果就这么轻易的被石敬瑭那个儿皇帝送给了他的契丹人老子。

9、孟仁贽见石敬瑭看自己,也赶紧摇头。

10、力谏:“称臣可,以父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地,恐异日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石敬瑭不从。

11、李嗣源起初并无反意,遂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后来在女婿石敬瑭的劝诱之下,才决心谋自立。

12、石敬瑭自知兵少,闭门自守,大帅可分兵断其粮道,叛军无援久而必乱。

13、石敬瑭闻讯后大惊失色,急忙派遣桑维翰赶到契丹军营,从早到晚跪在耶律德光帐前哭诉,用尽心思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