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jiā

诸家


拼音zhū jiā
注音ㄓㄨ ㄐ一ㄚ

繁体諸家

诸家

词语解释

诸家[ zhū jiā ]

⒈  各个人家。

⒉  各个学派,亦指研究某一方面学问的各个专家。

⒊  别的人家。

引证解释

⒈  各个人家。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 伯升 杀我’。”

⒉  各个学派,亦指研究某一方面学问的各个专家。

《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唐 贾公彦 疏:“司农 据此经,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与《鲁颂》、《论语》合,亦是破诸家之意。”
朱东润 《杜甫叙论》第四章:“这首诗诸家认为是 乾元 二年(七五八)春后作的。”

⒊  别的人家。

唐 刘禹锡 《浑侍中宅牡丹》诗:“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唐 白居易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诗:“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分字解释


※ "诸家"的意思解释、诸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张载的人性论因其以超越的天道观为理论基础而别于历来论性诸家.

2、而是赵云每天跑马挥抢,博采众人之长,集诸家之精华,发愤努力,终枪术大成。

3、傅抱石擅长画山水、仕女、高士,所作章法结构不落常套,线条纵逸挺秀,皴法融合诸家,自创。

4、此番鲁莽灭裂之举,虽实出乎朝堂内外众人之意,固伤乎墨家师生之面、刺乎墨门上下之心,然足可为学宫诸家随继欲趋步效仿者深切诫之。

5、四时教令是阴阳家不同于诸家而特有的观念,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

6、书法以草书见长,宗法二王、孙过庭,兼取文征明、黄慎诸家之长,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7、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8、道、法诸家虽欲从各自立场加以批判或变革,但其主张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

9、然遍观魏室庙廊朝堂之上,文侯率皆垂青赏识儒、法、兵诸家圣师弟子,超常简任,出格拔擢,文武兼备,奋武扬烈,或高踞卿相,筹画朝政,或雄占将校,总戎军机。

10、概诸家所言,备述建聪先生学书之不易,自童髫时勤习字帖,粗弄刀刻,忙碌劳顿,春秋易季,几无中断,凡四十余年矣。

11、若不高压摧折,严厉掊击,必致诸家之邪恶势力,如潮涌浪翻,铺天盖地卷来,朝廷将来恐难以管制遏止矣。

12、今宵登高看风月,坐观诸家滚人头。风凌天下

13、赵氏在广东画坛中是一位使人震惊的摹画高手,他所摹写仇英、倪瓒及其他宋元诸家,无不形神逼肖。

14、绘事以写意韵为旨趣,常博涉诸家,转益多师,究心于青藤、白阳、八大、大涤子、蒲作英、吴缶庐诸家

15、“敞之谈经,虽好与先儒立异,而淹通典籍,具由心得,究非南宋诸家游谈无根者比,故其文湛深精术,具有本原。

16、方今之世,正道大昌,妖魔辟易,中原大地水碧山青,人稠物穰,沃野千里,为正派诸家牢牢占据。

17、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18、先生的书法功力很深,得力于卜文、猎碣、二爨及钟太博、颜鲁公、黄石斋、倪鸿宝诸家,真草隶篆,无施不可,豪迈朴茂,独树一帜。

19、得力于卜文、猎碣、二爨及钟太博、颜鲁公、黄石斋、倪鸿宝诸家,真草隶篆,无施不可,豪迈朴茂,独树一帜。

20、譬诸家有十子,或披剃出家,或博弈饮酒,虽一则求道,一则无赖,其善恶之性质迥殊,要之不顾父母之养,为名教罪人则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