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

词语解释
揭竿[ jiē gān ]
⒈ 举竿;持竿。特指武装暴动。竖立旗竿。
引证解释
⒈ 举竿;持竿。
引《庄子·庚桑楚》:“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
成玄英 疏:“似儋揭竿木,寻求大海,欲测深底,其可得乎!”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陈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⒉ 特指武装暴动。
引《旧唐书·柳璨传论》:“李氏 之失驭也……狐鸣鴟啸,瓦解土崩。带 河 礪岳之门,寂无 琨 逖 ;奋挺揭竿之类,唯効 敦 玄。”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 蒲大芳 揭竿而起。”
陈毅 《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独立 非洲 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
⒊ 竖立旗竿。
引《野获编·科场·旗竿》引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士子乡会试得雋,郡县始揭竿於门,悬捷旗。”
国语辞典
揭竿[ jiē gān ]
⒈ 竖竿、举竿。
引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分字解释
※ "揭竿"的意思解释、揭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是,如果你们试图做那样的事情,枪支生产者和全国枪支协会将会揭竿而起。
2、我們早晚要置身其中,不是揭竿而起,就是自我毀滅。里昂·尤里斯
3、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终于推翻了秦王朝。
4、一八〇八年六月,法军路过瓦尔德·佩纳斯,村民都揭竿而起。
5、虽然有人逃跑,少数也设法买回自由,大半奴隶完全没有获得自由的希望,他们只剩一条路可走,揭竿而起,铤而走险。
6、自立为王.自古以来,有多少好汉 被逼无奈只得揭竿起义,啸聚山林
7、秦朝末年,农民在陈胜、吴广的倡导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统治。
8、结果,一群愤怒的人揭竿而起反对秦朝,公元前207年汉朝开始。
9、我们早晚要置身其中,不是揭竿而起,就是自我毁灭。里昂·尤里斯
10、是时,炀帝无道,天下大乱,揭竿起义者不可胜计。
11、“香港社会真的到了民众‘揭竿起义’的地步?”这一明显有煽动意味的讲话立即遭到媒体及一些政治人物的批评。
12、及尚首揭竿,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辞,此特矫情干誉之为,有识者固已齿冷矣。
13、秦二世为所欲为,人民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
14、在元朝沧海横流之时,朱元璋揭竿而起。
15、但利比亚人民揭竿而起,要求他们的权利。
16、如果不是长期被欺压,这些纯朴的农民也不会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
17、是扶天佑民,抑或揭竿为王,全在玩家一念之间。
18、大隋末年,炀帝无道,民不聊生,忍无可忍的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不为一己荣耀,只为天下苍生。
19、同时,声明呼吁支持者“揭竿起义”,“洗清”美国给巴基斯坦带来的“污秽”。
20、就像一场揭竿而起的战斗?
相关词语
- zì wǒ jiē lù自我揭露
- jiē zhū揭橥
- hū jiē呼揭
- héng dāo jiē fǔ横刀揭斧
- xuān jiē轩揭
- jiē guō揭锅
- jiē qiè揭箧
- jiē bǎng揭搒
- biǎo jiē表揭
- shǎng jiē赏揭
- jiē tiě揭帖
- jiē bǎo揭宝
- fā jiē发揭
- lóu pán àn jiē楼盘按揭
- jiē jǔ揭举
- chún jiē chǐ hán唇揭齿寒
- jiē chuān揭穿
- jiē shì yǔ揭示语
- xiān jiē掀揭
- jiē gān揭竿
- zǒu gān走竿
- wéi gān桅竿
- bǎ gān把竿
- huá gān滑竿
- zhú gān竹竿
- gān léi竿累
- nào gān闹竿
- gān máo竿旄
- gān yú竿旟
- yī gān一竿
- yá gān牙竿
- fān gān幡竿
- jīn gān筋竿
- chī gān黐竿
- jiàn gān箭竿
- qiáng gān樯竿
- qí gān旗竿
- gōu gān钩竿
- jī gān鸡竿
- shàng gān上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