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

词语解释
三老[ sān lǎo ]
⒈ 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指上寿、中寿、下寿。指清初辽东诗人陈景元、戴亨、长海。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柁工。东汉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
引《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⒉ 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参见“三老五更”。
引《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
《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
⒊ 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
引《后汉书·刘盆子传》:“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自号三老。”
《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⒋ 指上寿、中寿、下寿。
引《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⒌ 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
引《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⒍ 柁工。
引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⒎ 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张方平、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范纯仁、刘挚 为 和州 三老。
引《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李冶 游 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
《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⒏ 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引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国语辞典
三老[ sān lǎo ]
⒈ 上寿、中寿、下寿。
引《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⒉ 年高德劭的长老。
引《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诏尊太傅燕公为三老。」
⒊ 职官名。汉时掌一乡之教化。
引《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⒋ 四川江峡中称水夫掌柁的为「三老」。
引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分字解释
※ "三老"的意思解释、三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2、这便是三老当家号称刀笔先生的洪文住处了。
3、到处可见源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的新理念、新制度、新作风。
4、梗概在《大宅门》第一部的最后,白家三老太爷白颖宇杀身成仁后,七爷白景琦立下遗嘱,决心与日寇周旋到底。
5、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强调“实事求是”,大庆精神突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抗震救灾精神要求“尊重科学”。
6、大庆会战时期,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形成“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首创“岗位责任制”,成为大庆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7、完了他找三老四少,五亲六眷,拉扯些饥荒,开个煎饼铺。
8、路过贵宝地,嘿嘿,囊中羞涩,无奈登台献艺,还请各位先生公子,老爷小姐,三老四少,多多捧场,多多捧场!
9、“老铁人传承下来的‘三老四严’大庆精神,在老外面前同样好使。
10、四是传承“三老四严”等优良作风,坚决纠正多占、侵占住房问题,严肃处理公款吃喝、旅游问题。
11、天津的三老四少都服有能耐的人,凭着这一手儿“狮子吼”。
12、枪手还没有和后防三老加拉、希尔维希特和坎贝尔续约。
13、西门豹心硬手快,不怒自威,把三老、大巫妪一杀,形势扭转得立竿见影,有法家色彩,于是遭到后代腐儒的诋毁,说他没有以思想教育为主,不教而诛,是不仁啊。
14、嗣复援照古制,就辟雍养老,创设三老五更;三老知天地人三事,五更知五行更代,并不是有三人五人。
15、“谁丢了优良传统,谁就是历史罪人”——这就是大庆人“三老四严”、诚实守信、努力打造一流企业和过硬队伍的求实精神。
16、他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建设,倡导“三老四严”作风和“港兴我荣、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17、各位三老四少,可否请大当家的出来说话?
18、他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19、“大巫妪和三老,都不回来了,奈何?”这帮人赶紧跪下,叩头哀求,流血满地,惨白的脸色象水桶里的月亮。
20、“三老四严”成为油田人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动力。
相关词语
- sān tiān三天
- sān shǔ三暑
- sān yuè sān三月三
- sān jìng三迳
- sān tiáo三条
- sān jué三绝
- sān yáo三谣
- sān mù三暮
- dì sān第三
- sān xì三郤
- sān jiā三家
- sān yíng sān xū三盈三虚
- sān chéng三成
- sān wǔ三五
- sān guī三龟
- sān yī sān shí yī三一三十一
- sān xiāng sān xiàn zhì三相三线制
- sān dié三叠
- sān dà三大
- sān sān mèi三三昧
- lǎo zhào老赵
- lǎo yǒu老友
- lǎo nóng老农
- lǎo shēn老身
- lǎo dì老弟
- lǎo lù老路
- dào lǎo到老
- qiāng lǎo摤老
- lǎo yīng老鹰
- èr lǎo二老
- lǎo pái老牌
- dà lǎo大老
- lǎo shǒu老手
- lǎo liǎn老脸
- lǎo shān lǎo yù老山老峪
- lǎo mìng老命
- lǎo chéng老成
- lǎo qū老区
- lǎo bǎo老鸨
- lǎo shì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