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灯

词语解释
放灯[ fàng dēng ]
⒈ 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指放河灯。
引证解释
⒈ 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
引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 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 宋 初 钱俶 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
⒉ 指放河灯。
引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
《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
国语辞典
放灯[ fàng dēng ]
⒈ 元宵时张灯的习俗。
引宋·辛弃疾〈定风波·少日犹堪话别离〉词:「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
分字解释
※ "放灯"的意思解释、放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是正月初头,不说梁山泊好汉依次各各下山进发,且说北京梁中书唤过李成、闻达、王太守等一干官员,商议放灯一事。
2、在每年七月或八月的节日中,人们会准备特制的供品,挂上红灯笼并去水边放灯。
3、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去处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4、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去处”,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之时,“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5、的家在景宁,一年末是春节,在早上,我姑姑弟弟三个姐姐和我去放鞭炮,放灯。
相关词语
- fàng shuǐ放水
- cóng fàng从放
- zhǎn fàng展放
- bēn fàng奔放
- fàng fēng放风
- chí fàng弛放
- fàng zòng放纵
- diǎn fàng点放
- fàng dài放贷
- háo fàng豪放
- bìn fàng摈放
- zhuī fàng追放
- bāo fàng剥放
- fàng yìng放映
- fàng zhe放着
- liú fàng流放
- kuáng fàng狂放
- fàng liáo放疗
- fàng shǒu放手
- fàng quán放权
- diàn dēng电灯
- dēng shì灯事
- dēng zuò灯座
- dēng lóng灯笼
- pēn dēng喷灯
- lù dēng路灯
- wěi dēng尾灯
- fàng dēng放灯
- zhū dēng朱灯
- yù dēng御灯
- dēng zhào灯罩
- cán dēng残灯
- dēng tóu灯头
- chūn dēng春灯
- dēng qiú灯球
- tái dēng台灯
- dēng jù灯具
- dēng yǔ灯语
- chuī dēng吹灯
- dēng xī灯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