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diǎn

用典


拼音yòng diǎn
注音ㄩㄥˋ ㄉ一ㄢˇ

用典

词语解释

用典[ yòng diǎn ]

⒈  引用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引用典故。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至于通过联想为主要手段的,无过于美文中的用典。”

分字解释


※ "用典"的意思解释、用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2、骈文用典,自此愈演愈烈,至于梁陈,则几于句句用典.

3、此人谈吐不俗,引文用典,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4、柳词用典,以事典为主,语典次之。

5、在表现手法上,本文主要讨论了启文用典的特征。

6、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7、用典作为比兴之一种,常常会给读者洄溯典源、猜详每个词所包含的隐喻带来某种难度,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将一种隐喻性思考附丽于整个阅读过程。

8、愿文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它以骈文为主的形式决定了其用典的频繁,同时也出现了难解的词语,对用典和词语的理解往往牵涉到愿文的校录点读。

9、咏史是一种表现手法,它以所咏历史题材是否在诗中占有主体地位区别于用典

10、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要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它把无比丰富的生活用典型化的手法概括到形象之中。

11、遣词用典也都很妥帖生动,感觉得出来,这作者的文学功底相当深厚。

12、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13、李冶娴熟于诗歌的创作艺术,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多样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巧于用典、精于描摹、工于格律三个方面。

14、如果文本用典,那是什么样的典故?

15、艺术特色表现为用典的繁富、娴熟及对新事物的描写。

16、从两个方面对杜诗的用典艺术进行分析。

17、在此基础上,尝试为古代汉语用典修辞理论建立起一个较为体系化的构架。

18、金庸先生此处是否在有意无意地用典作出某种暗示,笔者不能枉断,但《天龙八部》许多重要人物似乎都未能逃脱这那几句偈语。

19、其表现之三就是艺术上的创新性,用典自然浑成,贴切恰当,显得更加含蓄委婉、意味无穷。

20、写文章用典故过多就有堆垛死尸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