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清野


拼音qīng yě
注音ㄑ一ㄥ 一ㄝˇ

清野

词语解释

清野[ qīng yě ]

⒈  清寂的原野。

quiet open country;

⒉  清除战区附近的房屋、树木,转移附近的人口物资等,使入侵的敌人掠夺不到东西。

坚壁清野。

leave nothing usable to the invading enemy;

引证解释

⒈  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

《后汉书·鲜卑传》:“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李贤 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
唐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诗:“连兵屯北地,清野备 东胡。”
宋 范仲淹 《论西事札子》:“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七章第一节:“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前者为了镇压 汉 奸,并使敌人得不到消息;后者为了协助作战(坚壁),并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

⒉  犹清跸或清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於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⒊  清旷的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

分字解释


※ "清野"的意思解释、清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则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

2、兵工厂得到情报后,动员群众“空室清野”,组织工人和民兵,把机器设备和库存子弹运进深山谷掩藏起来。

3、当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国,因为俄国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而一败涂地。

4、沁灵星球,战火肆虐;天崇大陆,英雄四起;神源帝国,穷兵黩武;博怀帝国,兵连祸结;魔族部落,坚壁清野;龙族部落,偃革倒戈;噬霸洋外,破斧缺斨。

5、由于抗日军民"空室清野",他们只得到一座空城。

6、, 敌人进逼时,要运走全部存粮,先敌清野,拆除磨粉机的关键部件,把妇孺转移到北方那些可以轻易阻滞敌人的广大地区。在一些适宜的城市设置栅栏、筑造防金,做好防御准备。因破坏而遭受的损失由全民共同承担。

7、敌人进逼时,要运走全部存粮,先敌清野,拆除磨粉机的关键部件,把妇孺转移到北方那些可以轻易阻滞敌人的广大地区。在一些适宜的城市设置栅栏、筑造防金,做好防御准备。因破坏而遭受的损失由全民共同承担。

8、你回来前告诉我,我好坚壁清野,或者请你喝酒吧!

9、但因傅作义部主力及时转移,地方群众空室清野,敌人所得无几。

10、当时,这一地区最普遍运用的策略叫做"坚壁清野",也可称之为消耗战术。

11、兵工厂获患上情报后,策动大众“空室清野”,机关工人舒适易近兵,把枯燥设备以及库存子弹运入深山谷掩躲起来。

12、当时,这一地区最普遍运用的策略叫做"坚壁清野",也可称之为消耗战术。

13、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伪坚壁清野,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14、在日军到来以前,沁源县城关及周围的黎平易近就有机关地撤离桑梓,空室清野,把日军困绕在一个“没有人平易近的全国”中。

15、1942年12月,日本*子在我区斋堂川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

16、宜断据大岘,刈除粟苗,坚壁清野以待之。

17、在对日抗战期间,因为我方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让日军苦于输援,而无法速战速决。

18、由于抗日军民"空室清野",他们只得到一座空城。

19、第120师部队和晋西北地区群众实行空室清野,坚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游击战。

20、为了不让敌军得逞,统帅决定实施坚壁清野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