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shí
注音ㄐ一ㄢ ㄕˊ
繁体艱食
⒈ 粮食匮乏。
⒈ 粮食匮乏。
引《书·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
孔 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 稷 教民播种之。”
唐 李商隐 《赛荔浦县城隍神文》:“嗟我疲民,每虞艰食,寒耕热耨,始望於秋成。”
《宋史·神宗纪一》:“令监司戒飭州县省事,劝民力田,民有艰食者振之。”
《清史稿·德宗纪一》:“以近畿亢旱, 直隶、山东 暨 河南、河北 等府小民艰食,諭长官抚卹。”
1、行袭性严烈,为政深刻,然所至有天幸,境内尝大蝗,寻有群鸟啄食念的不为害;民或艰食,必有稆谷,出于垅亩。
2、乙巳,以近畿亢旱,直隶、山东暨河南、河北等府小民艰食,谕长官抚恤,并捕蝗蝻。
3、今京东西路颇为饥歉,民既艰食,居常犹为寇盗,一夫首难,奔赴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