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马

词语解释
拐子马[ guǎi zǐ mǎ ]
⒈ 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
⒉ 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
引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东西拐子马阵》:“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也。本朝西北面行营拐子阵并选精骑,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
《宋史·岳飞传》:“初, 兀朮 有劲军,皆重鎧,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
《大金国志·熙宗三》:“兀朮 自将牙兵三千,往来为援,皆带重甲,三人为伍,贯韦索,号‘铁浮屠’,每进一步,即用拒马子遮其后,示无反顾;復以铁骑马左右翼,号‘拐子马’。”
《水浒传》第八四回:“皂雕旂展一派乌云,拐子马荡半天杀气。”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拐子马不始于女真》:“《宋史》谓 金 人善用拐子马……按《晋·载记》:穆帝 时 燕 慕容恪 击 魏 主 冉閔,择 鲜卑 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阵而前,遂破 閔。则古时已有为之者。”
国语辞典
拐子马[ guǎi zi mǎ ]
⒈ 金兀术的劲军。因将武装后的马队,每三人连成一个作战单位而得名。
引《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
分字解释
※ "拐子马"的意思解释、拐子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岳云领一千轻骑兵首先发起攻击,着轻盔薄甲骑快马,从左翼“拐子马”。
2、汤隆一看立功的机会来了,赶紧献计说自己会打造钩镰枪,可破拐子马。
3、宋金郾城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本来是一场持续时间相当久的战役,双方你来我往,前前后后打了很多天,期间,金国铁浮图、拐子马先后出场,宋朝岳家军“背嵬军”。
相关词语
- guǎi diǎn fǎ拐点法
- qǔ lǐ guǎi wān de曲里拐弯的
- shùn guǎi顺拐
- guǎi piàn拐骗
- zhān qīn guà guǎi沾亲挂拐
- niú xīn guǎi gū牛心拐孤
- bó guǎi脖拐
- gū guǎi孤拐
- qī wān bā guǎi七湾八拐
- guǎi zhuā拐抓
- chū guǎi出拐
- liǎn gū guǎi脸孤拐
- yìng guǎi guǎi硬拐拐
- yìng guǎi硬拐
- má guǎi蟆拐
- guǎi zǐ tóu拐子头
- qī wān bā guǎi七弯八拐
- guǎi bó ér拐脖儿
- piàn guǎi骗拐
- xī guǎi膝拐
- gùn zi棍子
- ǎi zǐ矮子
- ài zǐ爱子
- diào zi调子
- dān zi单子
- fàn zǐ贩子
- cūn zǐ村子
- biān zǐ鞭子
- fǎ zǐ法子
- bèi zi被子
- gài zi盖子
- bèi zǐ辈子
- dèng zǐ凳子
- gǎo zǐ稿子
- biǎo zǐ婊子
- māng zǐ牤子
- fāng zǐ方子
- ā zǐ阿子
- duàn zǐ段子
- ěr zǐ饵子
- ān mǎ鞍马
- mǎ péng马棚
- mǎ lù马鹿
- kè mǎ课马
- mǎ fáng马房
- jùn mǎ骏马
- mǎ xuē马靴
- mǎ zǔ马祖
- mǎ hā马哈
- mǎ biān马鞭
- kòu mǎ扣马
- èr mǎ二马
- wǔ mǎ五马
- kuà mǎ跨马
- mǎ zéi马贼
- zé mǎ泽马
- mǎ liè马列
- mǎ fū马夫
- mǎ lè马勒
- bǎo mǎ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