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wěn
注音ㄍㄨㄥ ㄨㄣˇ
繁体工穩
⒈ 工整而妥帖(多指诗文):造句工稳ㄧ对仗工稳。
⒈ 工整妥贴(多指诗文的遣词造句)。
引《镜花缘》第九十回:“他这百韵诗虽不能字字工稳,其中佳句却也不少。”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这‘探’字‘透’字,又不脱那个‘讲’字,竟把那《讲<易>见天心》这个题目扣得工稳的很呢。”
1、联律较工稳,“春”字位宜为仄声,但“春秋”系固定搭配词语,不便更易,因此未可以辞害意。
2、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3、纵然自己能占上风,可要将优势导成胜势,直至最终获胜,由于所学不系统,恐怕极难工稳的达成。
4、这是一首五言排律,属对工稳,诗律严密,起承转合也无懈可击,洵为近体题画之佳作。
5、“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相对,便显得珠联璧合,工稳得当。
7、它不仅粘对基本合律,而且属对也较为工稳,并且在不要求对仗的首联,也自然成对,这在盛唐以后的近体诗中也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