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sāi

厄塞


拼音è sāi
注音ㄜˋ ㄙㄞ

厄塞

词语解释

厄塞[ è sāi ]

⒈  窘迫艰难,时运不济。

⒉  阻塞。

引证解释

⒈  窘迫艰难,时运不济。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贾人妻》:“僕之厄塞,阽於沟瀆。如此勤勤,所不敢望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贤仆夫》:“李敬 者,本 夏侯譙公 之佣也。公久厄塞名场, 敬 寒苦备歷。”
明 李东阳 《书宋诸贤墨跡后》:“今观其尺书寸扎,皆国家天下事也。卒令厄塞困顿,齎志以殁,国亡世改,而其辞独存。”

⒉  阻塞。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岂政治失当,事之害物者尚多;上下厄塞,情之不通者非一。”

分字解释


※ "厄塞"的意思解释、厄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面对这个发展机遇,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的巴东如何运用自身优势破茧化碟?营造“大旅游”格局。

2、厄塞山川,风土人物,指掌可治,画地成图。

3、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4、却说沛公打破晓关,子婴投降,公遂引兵西入咸阳,秋毫不伤,百姓市肆不移,诸将皆先争取金帛财物,并库藏聚积,各自分用,独萧何入内,一无所取,止收秦丞相府图籍,闲暇与沛公检看,以此沛公得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