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

词语解释
考功[ kǎo gōng ]
⒈ 父之功业。
⒉ 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⒊ 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⒋ 官名。三国魏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隋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清末废。
引证解释
⒈ 父之功业。
引《楚辞·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朱熹 集注:“此问 禹 能纂代 鮌 之遗业,而成父功。”
⒉ 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引《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
章炳麟 《訄书·学变》:“法家之教,任贤考功。”
⒊ 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引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是故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
⒋ 官名。 三国 魏 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 隋 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 清 末废。
引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权公 既相,君以嫌自列,改尚书考功员外郎,復史馆职。”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又説到 宗子相,杜慎卿 道:‘ 宗考功 便是先君的同年。’”
国语辞典
考功[ kǎo gōng ]
⒈ 父亲的功业。
引《楚辞·屈原·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⒉ 考核官吏的功绩。
引《书经·舜典》「三载考绩」句下唐·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
《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
⒊ 职官名。考功司郎中的简称。属吏部,掌考察内外官吏之职。
引《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吏部为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
《儒林外史·第三〇回》:「又说到宗子相;杜慎卿道:『宗考功便是先君的同年。』」
分字解释
※ "考功"的意思解释、考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由宗子、家长以及田纲领、司货组成的宗族组织;创立“考功”、“会膳”制度,以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2、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以进士试策灭裂,请帖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才。
3、州上考功第,城自署其第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
4、国子司业苏源明在叛军到来之后,也假装有病,没有接受安禄山所委任的官爵,李亨就提拔他为考功郎中、知制诰。
5、州当上考功第,城自署曰:抚字心劳,追科政拙,考下下。
6、且台阁临下,考功校否,众职之属,各有官长,旦夕相考,莫究于此;闾阎之议,以意裁处,而使匠宰失位,众人驱骇,欲风俗清静,其可得乎?天台县远,众所绝意。
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
8、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两万三千两银子,贿买得到吏部考功司主事的官职。
9、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
10、进士黄德温,曾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升吏部考功司主事。
相关词语
- kǎo yàn考验
- kǎo zhèng考证
- kǎo guǎn考馆
- kǎo diǎn考点
- kǎo tí考题
- kǎo jiǎn考检
- kǎo shì考试
- kǎo jī考击
- kǎo qín考勤
- kǎo chì考斥
- zhāo kǎo招考
- kǎo píng考评
- gōu kǎo勾考
- bèi kǎo备考
- zhōng kǎo中考
- kǎo jì考迹
- kǎo jù考据
- chuí kǎo捶考
- cháo kǎo朝考
- dìng kǎo订考
- gōng yù功誉
- fū gōng肤功
- bó gōng伯功
- dà gōng大功
- qì gōng气功
- cè gōng策功
- dùn gōng顿功
- dōu gōng都功
- fēng gōng丰功
- gōng dǐ功底
- bǎi gōng百功
- biǎo gōng表功
- biāo gōng标功
- kǔ gōng苦功
- bèi gōng倍功
- fēi gōng非功
- gōng kè功课
- chóu gōng酬功
- yǒu gōng gōng lǜ有功功率
- dì gōng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