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gyàng

怏怏


拼音yàng yàng
注音一ㄤˋ 一ㄤˋ
组合AA式

怏怏

词语解释

怏怏[ yàng yàng ]

⒈  不高兴;不满意。

袁绍怏怏而别。——《三国演义》

disgruntled; sullen;

引证解释

⒈  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景帝 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唐 王昌龄 《大梁途中作》诗:“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嫂自来抚问:‘夜来相对,何尔怏怏。’”
王蒙 《春之声》:“他怏怏地看着手中的火车票。”

国语辞典

怏怏[ yàng yàng ]

⒈  不满意、不快乐的样子。也作「鞅鞅」。

《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条侯免冠谢罪。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佒者非少主臣也!』」
《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操知来意,乃悬回避牌于门。关公怏怏而回。」

分字解释


※ "怏怏"的意思解释、怏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我们以前拜访的另一处村庄里,人们成群结队的要和我们“达谷”,但在这里只有几个人出来招呼我们,病怏怏的部落酋长也一直呆在自己的小木屋里。

2、诸葛亮也去了一封信,一边是安慰,一边是打压,李严怏怏不悦,然后没了下文。

3、这么漂亮的女子总是病怏怏的,真像个病西施.

4、他这几日来愁眉不展、怏怏不乐,好像还在为我考试时没有给答案给他而不开心

5、他自从丧偶以后一直怏怏不乐.

6、天色渐晚,一个病怏怏的老头正赶着辆马车从山谷而下,暮景残光,疏影横斜。

7、英人深忌俄人得志于东方,浸将夺其商务,内怀怏怏不悦,兆已见端于微,但以征特之兵未已,财力交疲,故不敢大声急呼明犯俄人之难耳。

8、他在山上又一连几日寻访,这山上似乎没有人来过,他只好怏怏不悦地从风云山走出来,依旧漫无目的走着寻找着。

9、到同学家里玩,同学却没在家,我只得怏怏不乐地回来了。

10、我的脾气这时候也会个性暴躁,令我周围的人怏怏不乐。

11、我发现我的狗孤零零地躺在我家楼后,而且还病怏怏的.

12、“这我都知道,”汤姆怏怏不快地说。

13、那紫衣女子临走前还不忘狠狠地推绝,却不想被绝巧妙的闪身避过,只得怏怏地离开。

14、塞思的那条老狗死的时候,他确实怏怏不乐。

15、青春似火,江山如画。人知耻而后勇,国知耻而富强。不忘柳条湖,铭记九一八。青青子襟,怏怏中华。为崛起而读书,平屈辱而投戎。国耻当永记,迟早要还的。倭寇不仁,人人诛之。知耻后勇,强我中华。九一八纪念日,不忘国耻,匹夫有责!

16、自始至终,赵美丽都瘫靠在秦江怀里,骨软筋酥,蔫怏怏站不稳脚,不过人安倒是分多了。

17、我不知道碎石机小厮是干嘛的,但是他的工作好像是带着饭盒,病怏怏地站在煤矿前让人拍了照片登到杂志上去。

18、他因为亲眼目睹了那场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故画面,变得整天怏怏不乐,忧心忡忡,就连上课也总是姗姗来迟。

19、这些都与书上所叙不同,陈岳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怏怏退出内视,在脑海里咨询老者。

20、这吕琐鸮心鸝舌,心怀不满,怏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