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

属辞


拼音shǔ cí
注音ㄕㄨˇ ㄘˊ

繁体屬辭

属辞

词语解释

属辞[ shǔ cí ]

⒈  指诗文。撰写诗文。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文。

《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周 器之文,乃备六书,乃有属辞。”

⒉  撰写诗文。参见“属辞比事”。

南朝 梁 何逊 《登石头城》诗:“薄宦恧师表,属辞惭愈疾。”
宋 吴坰 《五总志》:“虽全用古人两句,而属辞切当,上下意混成,真脱胎法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维》:“九岁能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句似异而实同例》:“乃於仁言‘数’,而於义变言‘长短小大’,此古人属辞之法也。”

分字解释


※ "属辞"的意思解释、属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属辞比事,疏通知远:中西史学比较之新境界。

2、属辞比事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

3、哲学命题立意,涵盖史实、史论、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4、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

5、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6、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7、其巧丽渊博,属辞比事,诚一代之宏才。

8、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9、辩说属辞,饰非诈谋,以钓利于秦,而以韩利窥大王。

10、前者是总结《春秋》属辞比事的规则,企图以带规律性的东西证明他们所阐发的微言大义确是孔圣人的原旨。

11、《春秋》属辞比事,仲舒立名,或取诸此。

12、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13、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14、属辞比事后泛称作文纪事。

15、, 日的顺序排比史事。"属辞",则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锤炼。

16、, 属辞比事,“比事”,就是在编写史书的时候要编年纪事,按年、时、月、日的顺序排比史事。“属辞”,则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