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ràng

禅让


拼音shàn ràng
注音ㄕㄢˋ ㄖㄤˋ

繁体禪讓
词性动词


禅让

词语解释

禅让[ shàn ràng ]

⒈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sb.;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后汉书·逸民传论》:“潁阳 洗耳,耻闻禪让。”
李贤 注:“许由 隐於 潁阳,闻 尧 欲禪,乃临 潁 而洗耳。”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自古帝王有禪让之礼,今可行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太祖 以禪让开基,事与 魏 合。”

国语辞典

禅让[ shàn ràng ]

⒈  帝王让位给贤人。也作「擅授」、「擅让」。

《书经·尧典》唐·孔颖达·正义:「尧舜禅让圣贤,禹汤传授子孙。」《三国演义·第八〇回》:「帝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台,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

分字解释


※ "禅让"的意思解释、禅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

2、又如大舜,虽然父亲受继母蛊惑,屡思害死他,他受尧禅让帝位后,对父母仍孝事不匮。

3、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

4、推出了"禅让制"、"换位法"、"众推法"、"筛选法"等办法,让能人上、平人让、庸人下,为群众选好"带头人"。

5、孔圣人把尧、舜禅让捧得天花乱坠,其实并没有那回事儿。

6、只有对禅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正确划分,方能正确理解禅让政治的性质。

7、所谓禅让流行的唐虞时期,恰好是由形成中的贵族国家向成熟的贵族国家过渡的重要阶段;

8、是否预示着房地产界在步家电业后尘,风云人物开始“禅让”或“兵变”?

9、首领的传承不是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式的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首任大总长罗芳伯逝世时,公推江戊伯继任,先后五传,最后刘台二。

10、其实尧舜禹也谈不上什么国王,就是部落联盟酋长,只不过特别文明,不穿孔不吃人肉,统治者之间也和平共处,大公无私,采用禅让的方式交接权力。

11、推出了"禅让制"、"换位法"、"众推法"、"筛选法"等办法,让能人上、平人让、庸人下,为群众选好"带头人"。

12、禅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主要转移方式,劝禅文则是这一方式衍生的文体之一。

13、由上述史实看来,王位由禅让而得与起兵争夺而获都无甚关系。

14、推出了"禅让制"、"换位法"、"众推法"、"筛选法"等办法,让能人上、平人让、庸人下,为群众选好"带头人"。

15、颛顼,颛顼诈婚伤九凤,刑天舞干戚;帝喾;唐尧,尧舜禅让;虞舜,鲧禹治水;夏禹。

16、大公天下、禅让帝位;选任贤能,治国安邦;治理水患,解厄安民;铲除六害,天下太平;教民稼穑,丰衣足食;礼仪为本,政纲彰明。

17、从上古时期禅让制实施阶段,孝就已经是选拔接班人的主要标准之一。

18、推出了"禅让制"、"换位法"、"众推法"、"筛选法"等办法,让能人上、平人让、庸人下,为群众选好"带头人"。

19、宋、齐?尔,处于江湖,地当汉之一郡,自称尊号,可知必以魏、晋为模楷,习虞、夏而禅让

20、推出了"禅让制"、"换位法"、"众推法"、"筛选法"等办法,让能人上、平人让、庸人下,为群众选好"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