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ān

端绪


拼音duān xù
注音ㄉㄨㄢ ㄒㄨˋ

繁体端緒

端绪

词语解释

端绪[ duān xù ]

⒈  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

谈了半天,仍然毫无端绪。

inkling;

引证解释

⒈  头绪。

《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卷帙浩博,未见端绪, 彦古 常欲略观而不可得。”
明 方孝孺 《与王修德书》:“吾兄前书有学无端绪之叹,甚见进学之篤。”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之一:“诸事沓来,近日略有端绪矣。”

⒉  先例;渊源。

《汉书·淮南宪王刘钦传》:“既开端绪,愿卒成之。”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
明 宋濂 《<曾学士文集>序》:“先生之裔,分自 南丰。父祖皆 宋 进士,书诗之业,远有端绪。”

国语辞典

端绪[ duān xù ]

⒈  头绪。

《淮南子·兵略》:「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未见其发,固已至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征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

分字解释


※ "端绪"的意思解释、端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先行之浙右,候有端绪,然后各路照式举行。

2、几经汉代君臣的揣摩与深思远虑,作为人才鉴别准绳的儒家学说被崇尚了,其后中经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开其端绪的科举制,鉴别的有效方法亦被发现了。

3、甘宁眯起了眼,死死瞅着眼前的这位贤弟,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端绪

4、这个思想体系因其“异”于传统而向来被哲学史所忽视,然而它事实上却构成明末清初以来一个新的思想“端绪”,并且对传统也并非毫无影响。

5、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6、实际上,这已经开了魏晋时期将军具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持节方式的端绪

7、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

8、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行寻,案察奸究,以起端绪

9、其实,雷法不见得创自王文卿,在他之前实远有端绪

10、研问邻里,茫无端绪,拟以疑狱结矣。

11、本院的史学研究以中国哲学史的探索肇其端绪

12、晚清中体西用论具有开新与保守双重性质,它既启现代变革之端绪,又开文化保守主义之先河。

13、甲骨学的沉闷,也就是中国史研究之消极停滞,茫无端绪了……

14、而《周礼》在西汉突然被发现,没有授受端绪可寻,而且先秦文献也没有提到此书,所以,其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成为聚讼千年的一大公案。